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一百三十多年前的《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共产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在这之后,它就作为一种新的思想体系,现实的革命运动,强大的实践力量,对整个世界发生着巨大的作用。这是包括共产主义的敌人在内的人们所承认的历史事实。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大”的政治报告中指出:“共产主义的思想和共产主义的实践早已存在于我们的现实生活中。那种认为‘共产主义是渺茫的幻想’、‘共产主义没有经过实践检验’的观点,是完全错误的”。  相似文献   
2.
在关于我国目前社会性质的探讨中,不少人认为我国目前生产力比较低,我国社会只能是过渡时期的社会,只有在生产力达到或超过资本主义所拥有的生产力水平时,才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这种以生产力高低作为衡量社会性质的直接依据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关系即社会经济制度的性质决定社会的性质,生产力的状况不是区分社会性质的直接根据。马克思说:“各个人借以进行生产的社会关系,即社会生产关系,  相似文献   
3.
有人常常这样发问:“社会主义制度不是具有无比的优越性吗?为什么还要改革?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弄清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合义,特别是要弄清怎样才能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有的作者在论及这个问题时,往往把它等同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特征。这种认识欠妥。一,它不能回答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表现是什么,这等于说,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表现,就是具有社会主义特征的社会制度;二,它抹煞了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关系,具有社会主义特征的社会制度,并不一定能够发挥出优越性;三、它会带来这样的后果:一方面会导致人们以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为由,不顾生产力发展的状况,一味地追求一大二公,而忽视社会主义应有的效能,另一方面,由于其它原因使得社会主义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