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3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轮作休耕是世界上农业发达国家和地区普遍采用的保护耕地产能、修复耕地生态、调整优化农业种植结构和区域布局结构的有效措施。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做出的实现我国耕地可持续利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决定。我国自2016年下半年开展轮作休耕制度试点以来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一些省份也在自主进行轮作休耕,未来我国轮作休耕的规模和范围将进一步扩大。广西尚未进行组织化、规范化的轮作休耕,但实行轮作休耕有充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广西实行轮作休耕制度的对策主要包括:科学选择轮作休耕区域,优先轮作休耕亚健康耕地;综合考虑区域粮食安全、农业劳动力安置和地方财力,合理确定轮作休耕规模;制定区域差异化的轮作休耕补助标准;针对土地利用问题类型设计多元化的轮作休耕技术路径;强化轮作休耕的后期管护,统筹利用轮作休耕耕地;完善对轮作休耕耕地和农户的监测,开展轮作休耕绩效评估。  相似文献   
2.
重庆地票制度的功能及问题探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地票制度是重庆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一项创新。随着地票市场的发展,地票在优化城乡建设用地配置、显化农村土地资产价值等方面的功能日益显现。同时,作为一项改革,地票制度面临的土地发展权和土地保障能力的公平性、地票交易制度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地票基准价格测算及收益分配等问题也应受到高度重视。应加强对地票交易制度的理论研究,充分认识地票的实质,从地票价值构成角度构建地票基准价格和地票收益测算体系;从农民财产权转移角度建立地票收益分配机制;从区域发展权转移角度和区域发展能力减损角度制定国家下达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的补偿与奖励政策;构建地票制度运行的监测预警体系,促进地票制度健康有序运行。  相似文献   
3.
张引  杨庆媛 《求索》2014,(8):32-36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改革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具体体现在流转方式和收益分配、监管制度建立等方面。通过分析上海市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实践,发现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改革中,土地流转方式主要有公开出让复垦土地、出让指标并就地落地和出让指标异地落地三种,流转模式按宅基地、经营性建设用地和建设用地指标不同划分为"宅基地置换"、"建设公共租赁房"、"征地留用"等十种。当前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面临集体土地产权不清、流转收益分配及监管制度不完善、流转程序和机制不健全、现行法律制度存在矛盾和盲区等问题。反思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改革对我国土地制度改革具有借鉴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