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7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1篇
  2018年   1篇
  2010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本研究基于对领导人讲话与中央政策文件中有关政治素质内容要求的分析与提取,结合实地调研访谈的结果,设计出领导干部政治素质评价内容的调查问卷。然后,依据561份调查数据,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初步构建领导干部政治素质评价标准的五因素模型,并利用验证性因子分析进行验证。最终,得到由"政治态度""政治品德""政治作风""政治能力""政治理论水平"五大维度16条行为指标构成的领导干部政治素质评价标准体系。  相似文献   
2.
安徽省委书记王金山日前在安徽省委督查室网上回复和省网宣办座谈会上表示,领导干部上网,也是一种现代社会的“微服私访”。王金山说,全面科学地认识网络,学会与网络打交道,是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面临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3.
什么叫“信息高速公路” “信息高速公路”这个名称的确定,借鉴了出现于五六十年代的美国州际高速公路网。所谓“信息高速公路”,是指在全国范围内,以光缆作为信息传输的主干线,同时采用支线光纤和多媒体终端,用“交互”方式传输数据、电视、话音、图像等多种形式信息的千兆(10~9)比特的高速数据网。建立“信息高速公路”的主要目标是:利用数字化大容  相似文献   
4.
刘邓不可分     
战国时吴起将军有句名言:“不和于军,不可以出阵;不和于阵,不可以进战;不和于战,不可以决胜。”我国革命所以能在曲折艰难的斗争中,以弱胜强,与全军上下团结一致,共同对敌,尤其是与高级指挥员的“人和”分不开的。至今在我们党内外仍传为佳话的“刘邓不可分”,就如实反映了刘伯承、邓小平是密不可分的搭档,军政团结的楷模。他们从抗战初期开辟太行,到解放大西南,并肩战斗了十三年,共同导演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战争活剧。周恩来曾有过这样的评论:刘伯承是举轻若重,邓小平是举重若轻,二者相得益彰。 刘邓情同手足,共谋歼敌大计的根本原因在哪里? 首先,刘邓能相互尊重,和衷共济,默契配合。刘伯承是军事首长,执掌兵机,呕心沥血,勤奋著译。他有一句常说的话:“政委说了,就是决定,立即执行。”他年事较高,早年在讨袁战争中失去右眼。邓小平为了照顾他的身体,保障他有更多的时间、精力图谋大略,总是力争多做一些具体工作,每次前敌指挥,亲自把守电话机督促具体贯彻落实。由于他们军政一把手之间情同手足合作和谐,所以麾下步调一致,号令畅达。 其次,刘邓能严以律己,主动挑担子,机断行事。一九四二年十二月十六日,邓小平在《解放日报》上发表了庆祝伯承同志五十寿辰的文章,他说:“我们生活在一块,工作在一块。我  相似文献   
5.
林禾  余里 《党政论坛》2010,(6):22-23
新中国成立后的首次"熊猫外交"是在1957年,接受这份大礼的是苏联。1957年,平平成为第一只作为国家礼物送出的大熊猫来到苏联,象征着当时中国与苏联老大哥之间的深厚感情。两年后,安安又作为配偶送到苏联。而对于传统友好关系的邻邦朝鲜,中国则在1965年至1980年间先后赠送五只大熊猫。  相似文献   
6.
7月31日的奥运赛场上,23岁的邓亚萍拿下女双金牌后又蝉联女单冠军。她眼含热泪,站在世界乒坛的巅峰,再一次接受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亲自颁发的奥运金牌。  相似文献   
7.
近来,“坚持科学,反对伪科学”响彻祖国大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指出,要“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大力普及科技知识、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用科学战胜迷信、愚昧和贫穷,把人们的生产、生活导入文明、科学的轨道。”现在,笔者把一段时间以来,国内报刊登载的伪科学与新迷信现象综述如下,供读者参阅。  相似文献   
8.
林禾  余里 《传承》2010,(4):16-17
半个世纪以来,"熊猫外交"都是中国外交的一种独特方式。目前,在全球四大洲,都可以看到这一中国国宝的身影。从1869年大熊猫第一次来到西方国家令欧洲人为之疯狂,到1972年抵达美国掀起的参观热潮……  相似文献   
9.
一年四季春为首。2793名全国人大代表、1862名全国政协委员,今天相聚在人民大会堂,不负重托,书写明天的希望。他们关心的视角更广了,触及的问题更尖锐了。请听他们的心声: 重新认识“讲政治” “讲政治”是这次“两会”代表委员的热门话题。他们  相似文献   
10.
今年二月二十七日,设在英国爱丁堡的罗斯林研究所的科学家,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一篇科研文章,披露用无性繁殖技术产生了一只取名为“多莉”的“克隆羊”的消息,遂引起世界各国上至总统、下至公众的广泛关注。 三月十九日,我国卫生部部长陈敏章、副部长彭玉召集在京有关专家座谈会,会上专家们的发言反映了中国人对“多莉”问世的看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