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法律   4篇
中国政治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罗同昱 《中国律师》2002,(10):51-52
《刑法》第395条第1款规定:“国家工作人员的财产或者支出明显超过合法收入,差额巨大,可以责令说明来源。本人不能说明其来源是合法的,差额部分予以追缴。”这就是我国刑法所规定的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该罪是从1988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施行的《关于惩治贪污罪贿赂罪的补充规定》第11条所吸收而规定的。毋庸置疑,该罪的设立,对于在查处红塔集团原董事长储时健、“三湘第一女巨贪”湖南省建筑工程集团原副总经理蒋艳萍等贪贿案件中起到了积极作用,对于确保国家公私财产所有权和国家的廉政建设制度不受侵犯…  相似文献   
2.
罗同昱 《前沿》2010,(20):88-90
社区矫正作为一种刑罚执行方式,是社会文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社区矫正作为未成年人司法改革的一个内容,代表了未成年人司法制度的一种发展趋向。在我国刑罚体系中探索社区矫正尤其是未成年人社区矫正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这将使我国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制裁制度更为合理、科学,使我国的未成年犯矫正事业得到更富有成效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共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阐明了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和未来方向,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民建应自觉投身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事业。毕节民建组织作为毕节试验区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的参与者,理应切实加强思想建设,以提高推动改革的能力为指引,切实发挥参政党的重要作用,深入地反映民建成员和所联系群众的意见和要求,为毕节试验区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服务。  相似文献   
4.
“法治”是十八届四次全会的主题,这说明我国在今后的社会管理与国家治理中,将进一步深入深化法治社会的构建,从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实践法治,发挥出法治在我国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文章基于作者自身对十八届四次全会的深入学习与研究,主要对十八届四次全会所蕴含的法治精神进行了探讨与分析,以期能够对我国社会的法治构建提供有效值的参考与指导。  相似文献   
5.
《反分裂国家法》作为一部普通法律的制定,能引起如此之大的反响这在中国的立法历史上是罕见的。笔者本着抛砖引玉的精神,对制定该部法律的必要性、制定的依据和意义谈一点个人的想法。一、制定《反分裂国家法》的必要性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1895年中日战争后,软弱的清政府与日本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把台湾、澎湖列岛等割让给了日本。1945年日本战败后,国民政府代表中国政府与日本政府签订了《日本投降文件》、《日华和约》等一系列法律文件,日本将台湾、澎湖列岛等地归还给中国政府。1946—1949年的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结束后,…  相似文献   
6.
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在良好人文修养和高超职业技能结合下形成的一种精神理念。它既体现为工匠的气质,又体现为产品的品质。就其价值内涵而言,包括工匠对职业的热爱与专注、工作中一丝不苟的态度与精益求精的精神、具有品牌意识、勇于创新以及对"道技合一"境界的追求。挖掘古代工匠精神的价值内涵,对重塑工匠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罗同昱 《法制与社会》2011,(6):138-138,147
刑事证据规则,是指在收集、核实证据和运用证据分析案情时必须遵守的准则,作为一种法定的证明模式,它要求相同案件应该得到相同的处理。而要做到量刑的一致性,司法人员在收集和审查判断证据时,就必须遵守统一而且具体明确的规则。刑事证据规则的确立有助于查明案件事实,保障人权和保护特定的社会关系与社会利益,拘束裁判者的自由裁量权,增强诉讼程序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