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11篇
中国政治   3篇
综合类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资源环境问题的恶化反映了行政生态理论的重大缺失,不能有效指导公共行政以应对资源环境危机.着眼于事物的根本,寻求破解资源环境问题的政府管理之道,就是要推行生态行政.生态行政是对行政生态的修正,推行生态行政需要从斧正行政目标、强化政府环保责任、平衡政府权能、完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约束政府生态管理行为等方面加以实现.  相似文献   
2.
行政生态存在的重大理论缺失使其难以有效指导公共行政以解决资源环境问题。资源环境问题本质上属于代际公平的范畴,从代际公平的本义切入,寻求政府管理与代际公平的契合,就是要推行生态行政。生态行政是对行政生态的修正和政府处理资源环境问题及维持社会代际公平的必然选择。推行生态行政需要从斧正行政目标、强化政府环保责任、平衡政府权能、完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约束政府生态管理行为等方面加以实现。  相似文献   
3.
资源环境问题的恶化反映了行政生态理论的重大缺失,其不能有效指导公共行政以应对资源环境危机。着眼于事物的根本,寻求破解资源环境问题的政府管理之道,就是要推行生态行政。生态行政是对行政生态的修正,推行生态行政需要从斧正行政目标、强化政府环保责任、平衡政府权能、完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约束政府生态管理行为等方面加以实现。  相似文献   
4.
房地产热已是不争的事实.鉴于房地产业在国计民生、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政府目标达成等方面的重要性,地方政府对其进行全面控制."经济人"本性使地方政府做出的种种有限理性行为,是导致房地产"热"的重要原因.因此,如何有效治理地方政府的"经济人"行为是为房地产"退烧"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5.
转型期的我国行政监督面临着一个复杂的、多元化的全球大气候。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对此,应该在分析行政监督环境的相关结构要素的基础上。找出我国行政监督的主要症结,并引入“破窗效应”的思维模式,从不同层次、不同方面、多维度上探求既能楔入行政隔离带、链接行政系统的内监督环境,又能营建基于政治价值取向、社会人文氛围和法制建设框架的外监督环境,进而积极有效地应对、控制和解决由于行政环境恶化所引起的“引爆点”边界问题,实现在阳光监督下的和谐行政氛围。  相似文献   
6.
社区维权运动的兴起反映了社会公众对市民空间的强烈诉求。通过对社区集体行动的发展路径和困境的论述,以及对市民空间的供求矛盾的分析,并立足于市民空间的公共性与分布模型,本文从列菲弗尔的空间生产理论出发,并借助其三位一体的空间分析框架来探讨社区治理中市民空间的供给问题,以期对构建新形势下的"和谐社区"提供一个有益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7.
资源环境的恶化反映了行政生态理论的重大缺失,它不能有效指导公共行政以应对资源环境危机。着眼于事物的根本,寻求破解资源环境问题的政府管理之道,就是要推行生态行政。生态行政是对行政生态的修正,推行生态行政需要从斧正行政目标、强化政府环保责任、平衡政府权能、完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约束政府生态管理行为等方面加以实现。  相似文献   
8.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意义重大。荣辱观之于公共行政的启示就是:正视诚实守信的重要性,以诚信为工作原则,构建诚信政府;推进法制建设,提升行政人员素质,构建法治政府;改正行政思想观念,注重行政效益,构建有所作为的政府。  相似文献   
9.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于地区差异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指每一个地方,每一个有权利享受公共服务的主体都应当能够得到水平大致相当的基本公共服务。我国存在着明显的基本公共服务的地区差异:公共服务能力方面的差异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差异。导致这种地区公共服务差异的原因有五个方面:地区资源禀赋导致的经济发展差异;国家政策差异导致的经济发展差异;经济区域混同行政区域,中央转移支付调控力度不足;各地方政府行政能力的差异;政策导向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应通过建立横向转移支付制度和公共财政体制来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国内房地产业持续高烧,热度惊人,虽经中央多方调控仍未见好转。究其病因,地方政府的种种有限理性行为是导致房地产"非常热"的病根之一。鉴于此,如何有效治理地方政府的有限理性行为是为房地产业"退烧"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