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中国共产党   8篇
中国政治   34篇
政治理论   8篇
综合类   14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经济的蓬勃发展给世界各国政府对相关行业的监管带来挑战,近年来我国医疗美容行业成为新经济监管难题之一。为做好对医美行业的监管工作,可借鉴美国等规则体系完善、管理经验丰富国家的监管方法,从监管体系、技术标准、人才培养、舆论宣传等多方面提升监管水平,推动我国医疗美容等新经济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王培章:将中国品牌打造成全球知名品牌人与人之间信用不足的原因是信息的不对称。随着大数据、互联网的兴起,未来会形成大数据时代或者互联网时代的新型信用社会,例如,大家不需要知道我的真名,但只要看到我微信的昵称就会得到我的一些相关信息,未来中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作为工业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德国的环境保护在治理体系中正逐渐移至中心位置,成为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民调显示,85%的德国人把环保问题视为国内第二大问题,75%希望其环境政策水平继续保持欧盟领先。在德国,约有8600家环保协会,每年组织110万人参与环保志愿者活动;  相似文献   
4.
从全世界来说,农业金融体制有三种模式。第一种是美国的大规模农业。从美国农村金融体系来看,美国已经建立起了包括政策性金融、合作金融以及农村保险在内的全方位、多层次的金融体制,建立起了支持农村建设资金循环的长效机制,较好地支持了农村和农业  相似文献   
5.
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核心内容,是治国理政理念的重大创新,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国家治理现代化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等"五位一体"建设,是放飞中国梦的现实要求。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需要深刻领悟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核心本质,定位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关键节点,勾勒促进"五位一体"协同互动的战略路径,进而提高国家治理效能。  相似文献   
6.
在第三次科学革命和第四次技术革命交互作用、井喷式突破冲击下,生态文明建设为我国实施运河战略、参与国际重新洗牌、迅速实现弯道超越,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性战略机遇。针对现行发展模式造成的农村面源污染、房屋闲置、耕地撂荒、环境压力等重大问题,提出了在技术、技能和创意三轮驱动的新经济形态下,构建现代生态城市的战略路线图,进而实现中国现代生态文明全息式发展。  相似文献   
7.
"两型社会"建设是关乎中国永续发展的重要战略,而不仅仅是社会管理模式的创新或是经济发展转型。这个战略不只需要理念创新,更需要政策支撑。中国当前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问题扑面而来,并引发各类社会矛盾。面对如此严峻形势,秉承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必须理顺人、社会、自然之间的关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生态财税政策为抓手,凸显绿色低碳元素,加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8.
当前各类社会矛盾凸显,社会运行存在严峻的系统性风险,经济社会面临发展方向、发展动力、发展方式和发展状态的多元复合转型,这就需要充分考虑中国在经济转型期的风险和挑战,浓缩与转移社会生产力,建立产业创新平台(MOP),形成"政府治理、文化精进、产业升级、环境友好"的四轮联动,最终实现现代化发展道路中的战略性突围。  相似文献   
9.
近期出现农民工大批返乡,传统产业加速衰退,新兴产业初见端倪,如何解决新一代农民工返乡创业与城乡互动的问题,将是我国顺利推进城乡统筹改革的关键节点,对防止社会阶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的经济是以知识为导向的经济,知识经济的特点是用知识最大限度地优化配置自然资源,用知识开发高技术企业,用富有资源来替代稀缺资源,并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由于我国生态承载能力的有限性和传统工业化的发展道路已经对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形成巨大冲击,为此,抛弃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培育发展知识型循环经济就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我们应立足科技创新,以提高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为主线,建立和完善科技创新体系,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健全支撑科技创新投资体系,加速绿色技术创新成果的产业化,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从而达到突破资源环境约束,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总体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