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2篇
政治理论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人民公社体制的构建和实践,把土改以后出现的合作化运动,推向了集体化的发展道路。这样,在社会发展战略上,中国共产党就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①。作为一种存在了20多年的重要制度模式,人民公社体制并没有随着它的瓦解而消解。公社体  相似文献   
2.
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过渡时期:社会发展战略的重大转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到过渡时期 ,是 2 0世纪 5 0年代中国共产党在社会发展战略上的一个重大转向。揭示这种转向在社会各个方面的体现及其影响 ,有助于我们从更深层次、更宏观层面 ,把握当代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被张鼎丞称为革命的“卢森堡”的大源村(原名大坪甲),地处梅花山腹地的白眉山下,是福建上杭古田镇惟一的革命基点村。 1929年12月,大源村的官瑾瑶(又名官敖)、官瑾玖兄弟二人以会议代表的身份,出席了著名的“古  相似文献   
4.
政权建设是一个内涵丰富、涉及面宽广的概念。从现有研究成果看,许多学者普遍关注制度的建构、权力的行使、新组织和新权威的树立、经济社会的干预和思想文化的整合等内容。从历史学角度看,要考察中国共产党的政权建设,首先要分析中共是如何在农村进行政权建构的,包含政权建设的政策、方针,以及政权建构的方式、途径;其次要考察政权建设对农村社会造成的深刻影响,即中共经由特定的政权建设道路,形成了何种社会结构、社会关系,这种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又是通过何种动员和控制机制得到切实维持的①。从1949年到1957年,中共最为艰巨和重要的任务,就是实现乡村社会的动员和改造。  相似文献   
5.
从互助组、初级社到高级社,中国共产党通过多种渠道逐步完成了对农村的合作化改造,从此,农村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党政权力逐步成为农村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在此形势下,基层干部、普通农民的思想和行为操略,都发生了巨大的改观.  相似文献   
6.
建国以来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国后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政权建设演进的三个阶段,即乡政并立、人民公社、杜志民自治,不是孤立进行的。研究、探析它们的出现、结构、运行及其功能,应从国家与社会在乡村控制中关系变化的角度,整合各学科资源,唯此,才能推出它们之间“变”与“不变”的内在因素和缘由。  相似文献   
7.
吴先发  陈益元 《学理论》2012,(10):73-74
王船山的知行统一观是中国哲学史上认识论发展的一座里程碑,对中国近代知行观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我们探讨其对毛泽东实践论的理论建构的影响以及其在中国革命实践和建设中的具体运用的影响,这对于弘扬传统文化,促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化的进程中得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