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4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一新中国成立后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中国的政治和战略地位得到大大提高 ,成为“世界五大力量”之一 (1970年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语 )。但中国的综合国力依然落后 ,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 ,改革开放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综合国力课题组的专家们曾花费三年的时间 ,对美、日、法、英、德、俄、中七国综合国力进行评估。据评估所得出的结论 ,中国的综合国力虽位居七国之尾 ,约为美国的 1/ 4 ,法、英、德的 1/ 2 ,俄罗…  相似文献   
2.
过去的64年,两岸关系的发展极不平凡,经历了从冷战对抗、隔岸对峙,到僵持对立、政冷经热的"冷和",直到当前的两岸和平发展、互利双赢的新局面。这一历史最好时期的局面,既离不开前人种树绿荫,也离不开后人继往开来。对此,本文从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基本立场、政治基础、根本保障、强有力靠山和有效途径五个方面,对64年来大陆对台工作,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历史经验进行了总结阐述。  相似文献   
3.
过去的64年,两岸关系的发展极不平凡,经历了从冷战对抗、隔岸对峙,到僵持对立、政冷经热的“冷和”,直到当前的两岸和平发展、互利双赢的新局面。这一历史最好时期的局面,既离不开前人种树绿荫,也离不开后人继往开来。对此,本文从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基本立场、政治基础、根本保障、强有力靠山和有效途径五个方面,对64年来大陆对台工作,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历史经验进行了总结阐述。  相似文献   
4.
在"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语境下,重温九十多年前的"问题与主义"之争,重拾论战中的合理因素,思考诸如对待"主义"之态度,以及对待"问题"之方法,有利于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辩证地理解"谈"与"干"的关系,科学地把握各种"主义"的特殊性和历史性,创造性地推进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主义"的运用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黄跃红 《求索》2012,(4):118-120
身处近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梁启超,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对民主共和制度以后的宪政前途,他有着深刻而独特的认识;在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政治代言上表现出软弱性;在关于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思想和实践上表现出缓进、妥协、务实的特性;在民族利益上也表现出真正的爱国主义精神。总之,在"过渡时代",其思想和行为上都表现出多变性特征,这与此一"过渡时代"的社会特征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6.
黄跃红  王明德 《求索》2005,(8):188-190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康有为梁启超该何去何从,他们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根据国内急遽变化的形势,康、梁立即制定出“和袁,尉革,逼满服汉”的行动方针。这个顺应形势发展的策略转变,符合康、梁一派的实际。然而,在袁氏帝制自为张勋复辟问题上,学生总是比先生变得快,甚至站到了乃师对立面,一个成为“再造共和”之人,一个成为“拉车屁股向后”的好手。本文试图通过对康梁师弟迥然不同的性格分析,来诠释辛亥革命后两人境界有别的政治景遇。  相似文献   
7.
易胜  黄跃红 《求索》2007,(3):227-229
梁启超是活跃在中国政坛、学界三十余年的一代风云人物,被称为“新思想界之陈涉”。晚年他摒弃政务,专心向学,著作等身,建树颇丰,成为新旧交替时期学界泰斗和文化重镇。梁启超学术活动丰富多彩,经世致用,其治学方法最重科学精神,开启了中国学术史研究之新路。对于二十世纪中国学术,梁启超堪当少数几位奠基者之一,又是难得的思想启蒙者,导航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