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7篇
中国政治   8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稳定,一直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解决好“三农”问题,根本在于深化改革,走中国特色现代化农业道路。厉庄镇通过发展特色水果种植、光伏产业、生态旅游等现代农业项目,走出了一条山区治理新路,有几点做法值得肯定。第一,从实际条件出发,立足于当地资源、特色和市场优势,发展“三生农业”。农业发展要做到生产、生活、生态三者兼顾,厉庄以特色农业、特色产业为支  相似文献   
2.
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推进经营体制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洪远  赵海 《团结》2013,(1):31-34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要求,强调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明确提出,围绕现代农业建设,充分发挥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优越性,着力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并对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作了具体部署。理解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内涵和特点,把握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方  相似文献   
3.
2004至2011年,中央已经连续发布了8份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凸显了"三农"问题的重要地位。2012年,"科技兴农"首次作为一号文件文件主题被提出,并强调了要将"农业科技创新"作为促进"三农"发展的重要着力点。那么,如何理解一号文件的部署方案?本次一号文件又提出了哪些具体任务和要求?《人民论坛》特别约请参与一号文件起草工作者宋洪远及社科院权威专家张晓山进行了重点解读。  相似文献   
4.
“铜陵发展循环经济建立了链条、指标体系和配套措施,这是一种系统论的思想”路明:我认为铜陵的基本经验有五条:认识到位是关键。铜陵市委、市政府能够将循环经济的建设放这么高的地位,并把它作为铜陵发展的一个战略措施,的确是难能可贵的。这是铜陵循环经济发展的一个很关键的因素。铜陵从实际出发发展资源型循环经济,是铜陵的最大优势。铜陵是在一个资源型城市的基础上发展资源型循环经济,在中国有很现实的意义和作用。我们现在有很多资源型城市面临着资源枯竭、企业关闭、人员下岗、经济低迷等问题。铜陵抓住循环经济这条路,将会对其他资…  相似文献   
5.
宋洪远 《人民论坛》2012,(25):63-64
我国在粮食市场化改革以后建立了中储粮公司,在建立体制基本框架的基础上,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最低收购价政策既要保护农民利益,又要起到稳定市场的作用,还要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今年又在前几年执行的基础上对预案进行了小调整,在预案调整时更强调了收购保护价的托市功能。这一政策在有些地方执行得很好,有  相似文献   
6.
笔者围绕人口城镇化发展、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和农民权益保护及三者之间的关系,作一个简要阐述。一、人口城镇化发展问题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城镇化步伐明显加快。截至2012年底,全国有2.62亿农业转移人口。  相似文献   
7.
尽管影响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的因素很多,包括政府和集体投入不足、农民筹资筹劳困难、"大"水利与"小"水利的矛盾,包括降雨量减少、湿地减少、植被破坏、地下水位严重下降、社会治安差、电价高等问题;等等。但产权制度和管理体制却始终是两个根本性的影响因素,因此,通过产权制度和管理体制改革来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就是很自然的选择,实践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8.
统筹城乡与区域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 其重点就是统筹城乡和区域的公共物品供给。我们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对统筹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总体思路及措施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今年的一号文件之所以突出强调农业科技问题,主要是基于三点考虑。  相似文献   
10.
划分农村贫困人口的类型,分析他们的致贫机理,了解他们的扶贫需求,对于提高扶贫开发政策的针对性和扶贫资金的瞄准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是在山西省两县两村100个农户实地调查的基础上, 对农村贫困的基本特征、类型和成因,以及贫困人口对扶贫措施的评价和政策需求等问题进行分析。本项研究主要采用入户调查的方法。入户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