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2篇
政治理论   4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1.
何婧  王修华 《求索》2011,(5):80-81,66
两型社会试验区基础设施建设面临巨大资金缺口,发行市政债券是筹集资金的有效途径之一。中央代发地方债券和地方自主发债两种模式有各自的优弊,从两型社会试验区的现实来看,自主发行两型市政债券具有可行性。具体要从发行主体、种类、规模等方面综合考虑,并提高债券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2.
一、领导工作的特点 领导,是相对被领导的关系来说的,它无疑地要争取主导地位,这个地位主要是由领导工作的决策性质决定的。近年来,我国兴起了一门新学科——领导科学,它揭示了领导活动中的一些基本原则,诸如:统一性原则、层次性原则、系统整体性原则、责权一致性原则、以及竞争原则等等。根据这些  相似文献   
3.
我国绿色金融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修华  刘娜 《理论探索》2016,(4):99-105
面对日益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发展绿色金融是促进经济结构转型、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目前我国绿色金融发展受到政策制度不健全、金融产品创新不足、金融机构绿化程度不高、绿色发展理念欠缺等制约。推动绿色金融可持续发展,应借鉴国外发展经验,构建"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绿色金融长效机制,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同时着力:宏观层面要优化政策制度环境,中观层面要打造绿色金融市场体系,微观层面要树立绿色发展观念。  相似文献   
4.
我国碳交易的定价困境及破解思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作为目前碳交易市场最大的排放权输出国,难以掌握价格的决定权,导致碳交易价格持续走低,交易利润大幅度压缩,交易风险较高,我国在碳交易活动中的这种被动局面,阻碍了我国碳交易市场的顺利发展。我国碳交易定价陷入困境的原因是:碳交易产品的收益率被低估,碳交易的价格调整受到限制,碳交易产品的竞争力相对较低,碳交易产品的交易机制不健全。破解我国碳交易的定价困境,必须大力发展碳交易的风险评估技术,解除碳交易产品的价格管制,完善碳交易市场的交易机制,促进碳交易产品的金融创新。  相似文献   
5.
从金融融量视角看农村金融生态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玉龙  王修华 《求索》2005,(12):33-35
农村金融生态的治理是我国金融改革发展的热点与难点,如何在金融生态环境相对落后的农村建设金融生态,是现阶段金融生态领域研究的重点课题。本文首先介绍了农村金融生态的基本内涵以及由于农村金融生态制约而引起的农村金融相对落后的现状,在此基础上从金融融量视角分析了农村金融生态的制约因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推进农村金融生态治理的一系列对策。  相似文献   
6.
自设立"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来,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进展顺利,目前已进入新一轮的建设高峰期。然而要深入落实"弯道超车、科学跨越"的总战略,探索一条适时高效的市场化融资路径迫在眉睫。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融资的市场化运作分为融资主体的市场化、融资项目的市场化、融资条件的市场化以及融资工具的市场化四个环节。打造市场化的融资主体,首先要打造融资平台,其次要提升融资平台的服务能力;培育市场化的融资项目,要科学规划一批重点项目,采取市场化手段促进项目转换;完善市场化的融资条件,要构造均衡的现金流和完善的信用结构;选择市场化的融资工具,要充分发挥单一融资工具的功能,探索两个或两个以上融资工具的组合设计。  相似文献   
7.
关于我国金融排斥状况的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金融排斥对于改善金融服务、促进地区均衡发展以及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影响,而如何衡量金融排斥程度是其中的关键一环.从地理排斥、评估排斥、条件排斥、价格排斥、营销排斥、自我排斥六个维度构建衡量金融排斥程度的指标体系,定量评价我国31个省(市、区)的金融排斥程度,可以发现我国存在地区间金融排斥明显、金融排斥与地理分布及经济发展程度联系密切的特点.当然,这种评价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为了有效缓解我国金融排斥问题,必须发展微观金融、加强政府规管、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依法规范民间信贷以及完善征信体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