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12篇
政治理论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事业中确立科学的生成观,自觉运用促成性思维方法具有重要意义。这也是当前学习和运用唯物辩证法的重要内容。促成性思维方法是科学生成观的内化方式列宁曾经在《哲学笔记》中引述了黑格尔关于生成的一段话:“假如每一个人都知道生成并具有生成的观念,就知道生成的东西都是存在着,而又不存在”。列宁在旁边批道:生成=非存在和存在”。这就告诉我们,生成既表征某物在形成之中,因而是“存在”的。另一方面,生成又标示某物尚未最终形成,因而又是“不存在”的,根据列宁、黑格尔的思  相似文献   
2.
“两手论”的哲学创新王德存恩格斯指出:“每一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在不同的时代具有非常不同的形式,并因而具有非常不同的内容”。①邓小平同志创造性地把对立统一学说运用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过程,凝炼了中国化的对立统一新表述:两手论。这是中...  相似文献   
3.
一、从第一认识圆圈到第二认识圆圈半世纪以前,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概述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识总规律公式,丰富了列宁关于认识“并不是直线,而是无限地近似于一串圆圈”的思想。党史告诉我们,作为认识主体的中国共产党人遵循着“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识道路,对中国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经历着两个不同的认识圆圈和飞跃。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开始,这是崭新理论  相似文献   
4.
一百多年来,社会主义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科学变为现实,从一国胜利到多国胜利的飞跃过程.从五十年代初开始,社会主义又一次经历着从单一模式到多种模式的重大飞跃过程.考察这次飞跃的历史必然性,对于我们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现实意义.社会生义从一种模式发展到多种模式根源于深刻的矛盾.它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义运动过程中内在矛盾的客观要求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具体来讲,是由如下两对矛盾推动的总结果.  相似文献   
5.
哲学观是哲学家对哲学真谛反思的结果。如同古往今来的无数哲人那样,毛泽东在探索宇宙奥秘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哲学观。毛泽东的哲学观经历了从延安时期的初步形成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嬗变过程,具有独特的中国化特色。考察毛泽东论哲学,有助于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中更好地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功能。一、延安时期毛泽东的哲学观在延安时期,毛泽东1937年8月写作的《辩证法唯物论(讲授提纲)》中(以下简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对否定之否定原理的理论贡献与认识变异王德存国外研究毛泽东思想的有些学者认为,毛泽东“在理论和实践上完全忽视了否定之否定规律”。他们的主要依据就是,1965年12月,毛泽东在杭州会议的一次讲话中说过:辩证法过去说是三大规律,斯大林说是四大规律。我...  相似文献   
7.
哲学总是在不断地概括时代的自然科学最新成果的基础上自我更新、转换形态的。面对19世纪自然科学的迅速发展,恩格斯曾经预言:“自然科学现在已发展到如此程度,以致它再不能逃避辩证的综合了。”①事实上,适应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自然科学向整合方向迅速发展的需...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著作选读》(上册)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学习《马克思主义著作选读》,既要联系过去的历史与实际,又要联系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还要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就是说,在学习经典文献的每一篇著作时,要联系当时的历史背景,弄清楚经典作家是在...  相似文献   
9.
(一)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所作《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报告中指出:“我们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这个论断,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我们认为,这一论  相似文献   
10.
笔者在《理论学习》一九八五年第二期发表拙作《唯物辩证法规律问题初探》中,曾提出:唯物辩证法应当是开放的体系。续前所作,本文旨在探讨确认开放的唯物辩证法规律体系的理论依据、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