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政治理论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1.
依饭节是仫佬族人民长期生活习俗的凝聚,承载着特定历史时期仫佬族民众的诉求。依饭节是最早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少数民族节日,其自身起源的神话与传说、供奉的人物与祭仪、旨趣与功能都随时代变迁而变迁。在文化生态视角下,通过解析依饭节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历程,探索依饭节文化的历史意蕴,就能发现其特色文化的构成基质,发现影响其文化生成的社会经济发展力量,发现依饭节文化的传承方向。此视角对于保护和传承依饭节文化、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具有建设性帮助,对于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问题也可提供某种思路。  相似文献   
2.
绣球是靖西最具特色的民俗象征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在不同历史时期,绣球承载着不同的时代内涵,彰显靖西地区的农耕文明特色,反映了当地的社会经济、文化形态的变迁。进入21世纪,经济、文化的飞速发展逐渐将这种历史民俗象征推向工艺品市场。如何在新时代里保护、发展绣球文化,传承、保留其历史韵味,成为今天人们所要探讨的一个难题。在文化生态视角下审视靖西绣球文化,在人、环境、文化的相互关系中探讨其文化起源的魅力与特色,将为科学保护、传承、发展这种文化提供一种建设性视角。  相似文献   
3.
平南牛歌戏是广西境内古老的民间剧种之一,有着浓厚的历史意蕴与独特的民族气息,是一项有着强大群众基础的文化娱乐活动。牛歌戏的产生与发展有着深刻的时代印记,是人们生产、生活方式与文化融合的产物。从文化共生视角探析牛歌戏内在的生成、发展脉络,研究其与农业生产、民间信仰、文化融合的关联,对发扬广西地方特色戏剧形式、对传承民族地区特色文化有建设性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