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
知识创新工程是一项宏伟的系统工程,就经济发展 看,直接关系到中国现代化的实现;从战略意义 上看,关系到国计民生及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发展和完善,关系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发挥;从政治意义看,关系到中国改革开放的成败。因此,研究知识创新工程的建构问题,对于中国发展知识经济,迅速成为知识大国和知识强国,推动中国国民经济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知识创新主体 知识创新主体是指相对于知识创新客体而言的既包括国家、企业,又包括个体在内的有机体。其中,国家是宏观知识创新主体的重要组成…  相似文献   
2.
知识创新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动力。我国的知识创新工程刚刚起步 ,在目前的实施过程中主要存在知识产权的保护问题、知识创新机制的建立问题、创新人才的交替问题、创新成果的转化问题。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从内因看 ,主要是宣传力度不够、观念转变不彻底、政策贯彻落实不到位、法律法规不配套等 ;从外因看 ,则是由于长期以来我们不能够及时吸收国外的知识创新成果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3.
一、毛泽东同志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探索、认识与反思社会主义制度是在资本主义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当她越过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后,其根本任务是什么?对社会主义的本质如何认识?如何将社会主义的本质及根本任务统一到生产力标准上来?毛泽东与邓小平两位伟人曾经进...  相似文献   
4.
竞争性领域乃企业必争之地,在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中,作为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国有经济应进而有据,退而有序。否则,整个改革将会前功尽弃,整个社会主义事业的大厦也将受到根本性动摇。面对我国加入WTO后全新的国际国内环境,国有经济必须加大自身调整力度,全面收缩战线,加强重点,建立正常的进退机制。通过公平竞争,及时退出一些无关紧要的行业和部门,大胆进军前景可观竞争性领域,以此提高整个国民经济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同志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设计师,也是促使中国教育发展走向21世纪的带头人,他对中国教育发展模式的全新设计,成为中国人民的宝贵财富。本文结合邓小平同志的教育发展战略观,探讨和分析邓小平同志的教育发展模式,这对于把我国的教育事业推向21世纪,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邓小平教育战略观的确立 邓小平教育战略观的核心是三个面向,即教育要面向现代化,教育要面向世界,教育要面向未来。教育要面向现代化,主要是指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科技成果供给与科技成果需求之间,科技成果需求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它决定着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的总体数量及效益。也就是说,科技成果能够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最终取决于企业及整个社会对科技成果的需求拉动,尤其是企业对科技成果的  相似文献   
7.
一、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一)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来自实践 凡是真理,都是来自实践、又经受实践检验的正确认识。从十五大报告学习中我们深深体会到,邓小平理论来源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并在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受到了检验。与此同时,它又指导了这个实践,使改革不断深入,开放不断扩大,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发展。经过近三十年这种认识和实践的不断结合,反复进行,中国发生了深刻巨大的变化和进步,邓小平理论也便产生、形成和发展起来。 邓小平理论发端于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对建国后二十年“左”倾错误思想造成严重后果的反思。建国后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建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