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本文在初步明确文明的涵义与属性基础上分析了文明兴衰的轨迹,指出利益是文明兴衰的原动力,并进一步探讨了中华文明重新崛起将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2.
社会空间的拓展是社会历史自然进步的结果,也是中国公民社会形成的前提条件,充分发挥社会空间的作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需。  相似文献   
3.
儒家文化促进了中国中央集权制下封建文明的成长壮大,但也扼杀了中国文明的创造活力,同时由于其无力解决封建社会的土地兼并问题,也使得中国封建社会步入了治乱循环,这是中国文明最终落后于西方文明并因之而衰落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道家的身影在中国文明发展史中无处不在,与中国文明的兴衰息息相关。本文从道家的世界观、认识论、伦理观等角度探讨其对中国文明兴衰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任务,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只有动员全党、全社会的力量才能够实现。这是由乡村振兴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决定的。由于长期受重城市轻乡村思维定势的影响,乡村振兴受阻于诸多制度性因素,特别需要破除一系列影响乡村振兴的体制机制障碍。为此,本文提出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6.
天水传统村落是研究天水村落历史的重要基础资源,当前,对天水市传统村落保护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开发模式,对天水市的文化传承和发展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