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14篇
综合类   7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符号学将文学看做一个由符号构造的世界,文本批评在文学的内在结构中寻找意义的体系,价值论则把文学当成一个多维的价值系统。于是就有三个不同的命题:文学是符号的世界、文学是意义的体系、文学是价值的系统。这三个命题分别概括了文学三个不同层次的本质。但任何文学作品都是一个有机整体,而不可能是几个毫无关涉的部分的机械组合。上述三个命题显然各自包含了合理的发现,但要全面把握文学的本质特征,还必须将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揭示出来。简单说来,符号是意义的载体、价  相似文献   
2.
论艺术沉思     
符号学美学不无根据地将艺术视为情感的表现形式。但在这种美学观看来,艺术中所“形式化”了的情感并不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产生的那种情感,而是一是“人类情感”,或具有普遍性的“审美情感”。符号学美学无疑很精辟地论述了艺术情感与一般自然情感的重要区别,但对二者的联系却疏于探究。因此,符号学美学给人造成这样一种印象;艺术品所表现的情感在艺术家进入创作活动之前就先在地存在着了,而这却是不符合事实的。英国著名哲学家、艺术理论家罗宾·乔治·科林伍德在谈及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总书记在江苏、浙江、上海考察工作时,强调“在迈向新世纪的征途上,我们党要解决好诸多复杂矛盾和困难,经受住新的考验和锻炼,把我们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必须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进一步提高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这是新的历史时期对党的建设目标要求的新的阐述,对于指导我们党的建设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其中,我们党要做“中国最广  相似文献   
4.
文学理论:从哲学走向历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后现代主义的反逻各斯中心主义、反本质主义、反宏大叙事以及对个别、断裂、碎片、边缘、非主流等因素的高度重视,使得传统理论进一步分崩离析。在现代性展开过程被人们建构起来的那些辉煌的理论大厦是摇摇欲坠了,作为其根基的本体论思维方式与言说方式也行将寿终正寝。在这样的文化语境中,文学理论向何处去的问题就自然而然地凸显出来。  相似文献   
5.
“大众文化”与文学的命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众文化”与文学的命运李春青随着商品经济与现代化的大众传播媒介的迅猛发展,“大众文化”问题日益受到当今知识阶层的关注。在电影、电视、录像带、录音带以及触目皆是的通俗读物面前,文学如何安顿自身呢?是汇入“大众文化”之流还是保持自己高品位的精神品格?当...  相似文献   
6.
不同的历史时期,监狱呈现出具有时代特色的形态,监狱形态蕴含着监狱的管理理念,我国《监狱设计标准》的修订为监狱布局调整提供了项目论证、决策、实施的重要依据。同时,所体现出的监狱管理理念主要有分类建设和分类管理的理念、规模适度的理念、过程管理的理念、安全稳定的理念、以教育改造为中心任务的理念、对监狱人民警察人文关怀的理念、保障罪犯合法权益的理念等。这些理念的落实面临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困难。监狱形态不是单一的建筑问题,它折射了监狱刑罚理念、法治思想、社会文化和社会文明,因此,与时俱进,有必要探索监狱形态设计新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7.
文学作品是一个综合性价值系统。文学史就是对文学价值的阐释。价值作为特定客体对特定主体所呈现的意义,它本身必然随着主、客体关系的变化而变化。作为符号系统的文本,它具有客观恒定性;作为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文学接受者,则处于不断地变动的状态。因此,作为“第二性的质”的文学价值,就必然游离于恒定的文本而演化着。没有任何一部文学史能够囊括文学作品的全部价值。这便构成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文学史”的逻辑前提。目前,我国学术界提出了“重写文学史”的口号,并且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所以,从理  相似文献   
8.
“经世致用”与文化制衡李春青“经世致用”是中国古代知识阶层居主导地位的文化价值观。这种价值观认为,一种文化学术的价值标准是它的实用性,即由文化学术价值向政治伦理价值的转换。就儒家而言,这种实用性的文化价值观大致经历过四个发展阶段。在先秦时期,儒家以天...  相似文献   
9.
在讽谏与娱乐之间:“文人趣味”生成的历史轨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士大夫”与“文人”是中国古代知识阶层的两大基本身份.萌芽于春秋战国之际,成熟于汉魏之间的“文人趣味”是中国古代诗词歌赋、琴棋书画等文艺形式最主要的主体心理依据与价值取向.从“贵族趣味”到“士大夫趣味”再到“文人趣味”是一个历史的演变过程.对于这一过程我们可以从“琴”这一古老乐器功能演变的角度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10.
"文化诗学"与"审美诗学"是两种迥然不同的研究路径。从某种意义上说,前者正是对后者的反拨。如果说审美诗学是"现代性"语境的研究方法,那么文化诗学无疑属于后现代语境。文化诗学这一研究路径的出现与上世纪90年代以来文学理论的三大转向密切相关,可以说它最有代表性地体现了这种转向。在操作层面上,迄今为止,我们所说的文化诗学大体有三种研究模式:"主体——文化心理研究模式"、"语境化综合研究模式"、"政治的或意识形态的研究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