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1篇
综合类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系统地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设想,从指导思想、目标原则和制度路径等方面作了全面的规定,为社会建设的具体推进提供了方向;其中“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的确立,把公共治理的理念同和谐社会的构建紧密联系起来。在公平正义理念的指引下,行政改革、社会自组织力的提升、责任机制的重构和公共服务的优化等都同和谐社会的构建密切相关。本刊刊发一组青年学者的笔谈,以期引发对构建和谐社会更深入的学术探讨。  相似文献   
2.
乡镇企业制是经济改革的必然结果。在乡镇企业的崛起中,乡镇政府部门起到了组织、鼓励的作用。同理,乡镇企业的改制过程离不开乡镇政府。本文试图探讨乡镇政府在企业改革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论人的政治主体性及其实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政治主体性是指政治主体在政治生活中形成的掌握和借助公共权力、承栽和传播政治思想文化、创建和铺设政治制度设施、发动和规范政治行为规范的自觉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在双重转型社会背景下,政治主体性的生长面临着异常艰巨的任务压力,主流政治意识形态导向功能弱化产生的权威真空使广大政治主体精神依托无根,为此,作者提出:以重构社会精神秩序为思想底格,以公共权力合理配置为制度保障,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掘传统政治文明的本土资源,大力开展公民政治教育和政治参与训练,从而促进人的政治主体性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政治文明:和谐社会的政治前提和重要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社会。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追求的重要目标。和谐社会是政治文明发展的社会基础,政治文明是和谐社会发展的政治前提和重要保障。没有和谐社会就没有政治文明的发展,没有政治文明也不会有和谐社会的存在。  相似文献   
5.
黎继 《理论文萃》2006,(4):50-54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禀承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科学总结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经验和教训,敏锐洞察世界局势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不断深化对党的执政规律的认识,把党在新世纪的三大历史任务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结合起来,提出并贯彻一系列重大科学论断和理论创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各项执政活动明确了理论指南、战略任务及重点。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禀承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科学总结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经验和教训,不断深化对社会发展规律和党的执政规律的认识,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等重大战略思想,这是党在新的历史阶段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黎继 《理论文萃》2007,(2):36-48
“一国两制”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为解决台湾问题,恢复对香港和澳门行使主权,实现祖国和平统一而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和科学构想,理论界也就“一国两制”理论展开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发表并出版了相当数量的学术论文和专著。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