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6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9篇
工人农民   10篇
世界政治   18篇
外交国际关系   41篇
法律   354篇
中国共产党   112篇
中国政治   234篇
政治理论   34篇
综合类   22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90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层动态     
《中国工运》2006,(6):62-63
●内蒙古一机集团要为农民工重点办好七件实事近日在一机集团公司工会制订下发的《关于吸收农民工加入工会组织,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工作意见》中,要求各基层工会力争2006年上半年农民工入会率达到70%以上。《通知》强调重点要为农民工办好七件实事:一是帮助和指导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二是督促用人单位严格规范工资支付行为;三是积极探索适合农民工特点的工伤、医疗、养老保险办法;四是强化农民工劳动安全卫生群众监督;五是保障农民工的民主权利;六是把农民工纳入帮扶救助对象;七是加强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和思想政治工作。(华承涛)●山东…  相似文献   
2.
本实验用80只大鼠研究了脑皮质损伤区不同经过时间酸性磷酸酶染色变化,并用图象定量分析仪对损伤区酶含量进行了定量检测。结果发现:在脑损伤后12小时至5天,损伤周边区酶含量随时间指数呈直线增长;5天后至3周,损伤周边区及中心区酶含量随时间指数直线衰减。线性关系非常明显。在测得损伤区酶含量后,代入本实验求出的指数直线回归方程,即可精确地推测脑损伤后存活时间,具有十分显著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3.
轻型颅脑损伤ABR的纵向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索轻型颅脑损伤的电生理学指标 ,为早期临床诊断和预后判断以及法医学活体伤害鉴定提供依据。 方法 对相关病例进行脑干诱发电位 (ABR)的动态观察 ,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6 0例轻型颅脑损伤患者伤后 48小时ABR的检测 ,显示主要异常表现为I-III峰间潜伏期的延长 ,说明此类损伤可造成脑干的功能紊乱。同时通过对其中 40例进行ABR追踪检测 ,结果显示大部分患者受伤三个月后脑功能状态恢复正常。 结论 轻型颅脑损伤ABR变化具有一定的特征 ,提示可作为早期临床诊断和预后判断以及法医学活体伤害鉴定的客观依据 ,应引起关注并展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的基本病机为气虚津亏,呈现“气虚失津→失津致热→热耗阴津→气阴两虚”的病理发展过程。在采用人参补气生津的基础上配伍固摄、润燥的药物,然后结合辨证联合用药,方为治本之道。  相似文献   
5.
幼年牦牛松果体的光镜和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光镜和电镜技术对幼年牦牛松果体的组织形态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光镜下,幼年牦牛松果体由松果体细胞、少量的神经胶质细胞、毛细血管和神经等组成。电镜下,松果体细胞的电子致密度低,细胞质内含有丰富的线粒体、粗面内质网、滑面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微管、微丝和核糖体,典型异质细胞器突触带呈球形,多位于质膜附近。神经胶质细胞内的线粒体丰富,胞体突起呈球形膨大伸入到松果体细胞之间。松果体细胞以及神经胶质细胞间均存在突触和连接复合体。牦牛松果体内的毛细血管为连续型,远腹侧血管周围可见色素细胞。  相似文献   
6.
《刑警与科技》2007,(1):72-75
一、系列阅读机概述 系列阅读机是集光、机、电、计算机、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技术为一体的计算机专用外部输入设备。实现了持证人个人信息快速、自动录入计算机的功能。广泛应用于公安出入境管理、边防检察、外交领事签证、海关、旅行社、饭店等行业。  相似文献   
7.
8.
本文报告28例轻、中型脑挫裂伤的 CT 与法医鉴定之间的对比结果,对 CT 在脑挫裂伤法医鉴定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强调了 CT 在定性鉴别、伤情评价中的重要意义,但同时也指出CT 并不是绝对可靠,正确的鉴定仍必须全面检查、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电针对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局部服血流量(regional cerebral blood flow,rCBF )的影响。方法:用双侧颈总动脉反复缺血-再灌注结合腹腔注射硝普钠法,并配合行为学测试确定模型。术后7d电针百会、大椎、足三里(双)治疗。用跳台法评价各组大鼠不同时期的学习记忆能力,治疗后测定各组大鼠顶叶有海马rCBF。结果:VD大鼠在电针治疗后的行为学测试成绩明显提高(P<0.01),其低下的大脑顶叶及海马rCBF水平明显改善(P<0.01)。结论:电针对V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有显的改善作用;电针能促使机体低灌流的缺血服组织灌流水平恢复,可能有助于与学习记忆相关的传导环路的修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大鼠实验性脑挫伤后CNS内β-APP蛋白表达时空性规律。方法采用自由落体撞击法致大鼠脑挫伤模型,用免疫组化技术观察伤后β-APP蛋白在不同时间(0.5h、2h、6h、12h、24h、3d、7d、14d)的表达情况,并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作定量统计分析。结果(1)皮质内β-APP蛋白在伤后表达呈一定波动性,0.5h表达明显增加后,逐渐下降,12h降至最低,低于对照组,随后再次表达增加,3d达高峰;(2)伤后24h海马区β-APP表达开始逐渐下降,3d降至最低,14d回到对照组水平;(3)齿状回(DG)内β-APP蛋白在伤后12h低于对照组。结论实验性脑挫伤后皮质β-APP表达时序性规律可为脑损伤时间推断提供一个新的参考指标,但海马区及DGβ-APP变化规律在脑损伤时间推断方面价值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