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5篇
中国共产党   22篇
中国政治   14篇
政治理论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李兴耕 《党史博采》2005,(5):101-105
“统一俄罗斯“党是当今俄罗斯的最大政党,但是,它的内部并不完全一致,存在意见分歧和争论.除了以该党主席格雷兹洛夫为首的坚持中派主义的主流派以外,党内还出现了主张自由主义的右翼和主张社会民主主义的左翼.这些分歧和争论有其深刻的历史根源和现实根源.最近以来,它的内部分歧和争论有激化的趋势.面对这样的局面,党的主要领导人不得不采取各种措施,力图维护党的团结.在2007年第五届杜马选举和2008年总统选举即将来临之际,各派政治力量之间的斗争日趋激烈.在这样的背景下,“统一俄罗斯“党内的两翼是否能够长期共存于一个党内,或者将导致组织上的分裂,现在很难预料.  相似文献   
2.
正确处理党内意见分歧是列宁无产阶级政党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与中国共产党一脉同源的早期苏联共产党,在列宁的领导下,理清了无产阶级政党内部是否可以存在意见分歧以及可以存在怎样的意见分歧问题。  相似文献   
3.
王景龙  于飞  曲涛 《时代风采》2013,(18):28-28
问:我和小黄是一对情侣,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女方小黄老家在北方,我老家在南方。前不久前我们经在南方某企业工作的我的叔叔的介绍,来到我叔叔所在的企业就职。后来小黄不辞而别,没履行任何手续,离开该企业回北方了。因意见分歧我没有一同前往,仍在企业工作。最近企业将我和小黄一起辞退,并要我赔偿因小黄不辞而别造成的损失,还要追究介绍人我叔叔的责任。这样也可以吗?  相似文献   
4.
团结的目的     
《当代贵州》2012,(32):65
团结起来的目的, 是要争取更大的胜利。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3册第35页  相似文献   
5.
文森 《两岸关系》2015,(2):22-23
<正>近年来,"修宪"议题一再被台湾社会热炒。2014年"太阳花学运"风波后,学运学生与民进党都提出"修宪"主张。"九合一"选后,朱立伦在参选国民党主席时宣布要推动"修宪","立法院"也将成立"修宪委员会",各政治势力在"修宪"议题上大有合流之势。由于"修宪"事涉敏感,未来这一议题会如何发展,各方高度关注。目前岛内各界对于"修宪"内容及推动方式各有主张,意见分歧很大。国民党主推"内阁制",主张将"立法  相似文献   
6.
《工友》2010,(1):46-46
《工友》编辑部: 最近,由于加班工资的事,我与所在公司发生了意见分歧。听说有一种劳动争议调解制度,以方便地化解劳资矛盾,同时又不至于导致双方关系僵化。  相似文献   
7.
小非 《法庭内外》2008,(3):14-17
河南汝阳发现的大型恐龙化石,是迄今发现的亚洲最高,最重,体腔最大的恐龙,被称为。亚洲龙王”。为争夺所有权,发现者,挖掘者和管辖者三方发生意见分歧,从2006年2月开始,各方展开争夺。 后经多次协调,三方剩下两方:地质专家要把化石带回郑州;当地村民要将化石留下建博物馆,为此成立了“保龙小组”。然而,恐龙没能改变村民的生活,却改变了他们的命运。2007年11月,7位村民因妨害公务罪被判刑。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 《当代贵州》2010,(23):21-21
革命的集体组织中的自由主义是十分有害的。它是一种腐蚀剂,使团结涣散,关系松懈,工作消极,意见分歧。它使革命队伍失掉严密的组织和纪律,政策不能贯彻到底,党的组织和党所领导的群众发生隔离。这是一种严重的恶劣倾向。  相似文献   
9.
正不幸的是,没人告诉我们列宁是如何开展马克思研究的。除了一些非常有限和简单的言论,历史并没有留给我们其他东西。"他整天整天地研究马克思,作摘要、抄段落、记笔记",雅思涅娃(Yasneva)写道:"要让列宁离开他的工作实在太难了。"列宁的《资本论》摘要并没有流传下来。我们希望重构这位"健将"有关研究马克思的著作,而唯一基础就是列宁当时编辑过并得以流传下的研究笔记。高中阶段开始写作时,列宁就养成了  相似文献   
10.
在党的历史上,广州起义是一次有争议的起义。在起义前就有该不该举行起义的争论。起义之后,党内又围绕如何总结、评价这次起义举行了讨论,发生过一些意见分歧。因为广州起义发生于八七会议召开4个月之后,中间经过了南昌起义部队南下失败,以及标志党内“左”倾盲动主义形成的11月中央临时政治局扩大会议。于是认为在革命低潮时不应该举行广州起义,甚至指责广州起义是“左”倾盲动主义的产物。考察历史,结论应该是相反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