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5篇
世界政治   3篇
法律   27篇
中国共产党   26篇
中国政治   29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10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很久没人牵我的手,很久没人摸我的头。生病时我最想妈妈,梦见妈妈回了家,梦见爸爸胡子扎。只要爸妈能回家,我保证说话算话,上学期考试最后一名,这学期学习一定会进步……"这是都昌县一名留守儿童笔下流露出独自在家的孤独寂寞和对远在他乡打工的父母的无比思念。是的,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常年离乡务工,其子女大多数  相似文献   
2.
“少数偏远的地方,村级阵地聚集人气不够,作用没有较好地发挥出来.”“大多数青壮年外出务工,发展新党员缺少源头活水.”2月14日,节后上班第一天,宜宾县委组织部的干部职工就忙着梳理春节期间走访基层时收集到的意见建议,撰写乡情报告.  相似文献   
3.
"面对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农村青壮年人口大量流入城镇,同时又随着老龄化的加剧,长期以传统家庭养老为主的农村老人面临着‘失地’又‘失儿’的双重危机,农村养老确实比城市更为艰巨。"省十一届人大代表、阜阳市颍东区河东街道办事处訾营  相似文献   
4.
2001年我被委任为大坡村党支部书记时,看到村里的大部分青壮年都出去打工,大量土地被闲置,觉得特别心痛.当时我就想,如果能把这些土地和乡亲们在外学到的技术利用起来,把大城市的机器搬进大山,乡亲们就不用背井离乡外出谋生了. 基于乡亲们都懂点技术的特点,我一方面积极争取上级相关部门支持,投入资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多渠道改善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另一方面,为资金困难的群众担保贷款发展小微企业.在坝羊乡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我村建立起“返乡农民工创业园”,园区面积达100亩,目前入驻大小企业96家,解决就业586人.此后,在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组的帮助下,我村整合资源设立了紫云县首个村级“同步小康基金”,基金以贷款或入股的方式扶持帮助村办企业,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等项目,帮助村民就近就业致富.  相似文献   
5.
在村里当教师的吴老汉今年60岁,两个儿子、儿媳在外地打工,全家年总收入约四五万元。吴老汉最早买保险是在1993年,后来,大儿子遭遇车祸,脚被砸伤,保险公司及时予以理赔。当时投的110元保费,得到2178元赔付。吴老汉觉得,保险对于农民尤其重要,因为农村家庭的青壮年劳动力大都在外打工,  相似文献   
6.
编者的话:据统计,全国约有2千万农民工因金融危机失业。这究竟会缓解农村治安现状,还是会给当地政府带来更严峻的治安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农村青壮年赴城市打工,这一群体被称为"农民工"。农民工作为宝  相似文献   
7.
譬如小翠     
小翠是沈从文笔下的湘西少女。借这个名字.看一看农村孩子在城里的情形。 农村空了.除了老人和儿童.青壮年都到城里打工.包括十六七岁的女孩子。她们出来不光为赚钱,还因寂寞。空空荡荡的乡村.姑娘守在那里做什么呢?农村的女孩子离不开伴儿.  相似文献   
8.
邓秀华 《湖湘论坛》2009,22(1):77-79
本文在开展湖南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情况调查的基础上,实证分析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的现状、特征及其成因,指出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对新农村建设的双重影响,并提出进一步扩大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积极功能的措施及途径。  相似文献   
9.
30年,父母从青壮年迈向了中老年;30年,我们从懵懂岁月走进了而立之年、30年,父母见证我们的成长;30年,我们见证了父母的职场.当经历了如今的职场,再回过头看父母的职场,有些逝去了,有些留存了,有些是不变的,有些却面目全非了。让我们以30年为界,详看30年职场变迁“纵贯线”.  相似文献   
10.
读过王鼎钧先生的一段话,大意说:“上帝把人的童年交给父母,把青壮年交给社会国家,把老年交给人自己。” 这段话颇值玩味,说人自己的东西,即使连时光都不完全属于自己,更何况其他?时光穿过我们的身体和心灵,但终究属于别人或别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