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8篇
外交国际关系   5篇
法律   31篇
中国共产党   41篇
中国政治   55篇
政治理论   21篇
综合类   3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罗梁波 《政治学研究》2022,(1):94-105+159
从理论脉络、经验时空和认识论三个维度建立类型学谱系的分析框架,对公共性的内涵、路径和体系进行梳理分析,可以更好地回应“公共性是什么、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问题。公共性呈现为一个复杂的体系。在理论上,公共性是以公众为导向的价值路径;在时间上,公共性是从本能、感性到理性,从生产、分配到消费,从表达、行动到结果的发展过程;在空间上,公共性是行政-政治-社会的博弈格局和技术-价值-形式的复合结构;在客体上,公共性是共同生产、共同生活和公共事务;在本体上,公共性是以共同体为归属、以协作为社会关系的存在。共同体利益代表了公共性的价值实质,整体协作是公共性的技术内涵,而共同体协作是公共性的本质。  相似文献   
2.
创新是一个过程,对企业创新来源的识别、把握便成为这一过程的起点,也成为企业能否创新成功的先决条件。创新来源的不同决定着企业在把握创新机会时所要做的工作差异。创新的来源可以是变化的,也可以是稳定的,可以来源于企业内部,也可来源于企业外部。按照这一标准,在“近可分解”的原则下,为创新的来源绘制了一个谱系图,把创新来源分为内部变化来源,内部稳定来源,外部变化来源和外部稳定来源四类。  相似文献   
3.
近20年来,现代中国文学思潮研究的观念调整,推动文学社团流派研究和文学史的重写,在现代文学研究开放性、世界性的视域等方面取得显著的成就。但是,从思潮类型的细分和过度性阐释对文学史整体的遮蔽,重外来文学思潮轻传统文学精神的偏失,以及对现代中国文学思潮特殊性的怠慢,说明我们应该正视文学思潮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在其系统中寻求文学思潮的知识谱系才是现代文学思潮研究的旨归。  相似文献   
4.
法国当代女作家玛*尤瑟纳尔以77岁高龄步入法兰西学院的殿堂,成为20世纪后期法国文坛的领军人物.读者从<哈德良回忆录>中可以看到作者对哈德良这位盖世英雄为拓展与维护帝国疆土而驰骋疆场的崇敬,对其内心世界和人类文明命运的探究.其作品,无论历史的或自传体的小说,或其他体裁的著作,全都充满着今与古、此与彼、我与他、灵与肉、具体与抽象的对话.  相似文献   
5.
微观     
《廉政瞭望》2014,(10):14-15
<正>【议院原名"乡绅房"】@吴钩:徐继畲曾将英国下议院译为"乡绅房",这一译法很有意思,赋予"议院"这个陌生概念一种中国人熟悉的意象,也体现了儒家知识谱系与西方政治学说之间的"曲径通幽"之处。  相似文献   
6.
石勇 《南风窗》2012,(22):2-2
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在艰难中推进,政治结构无法回避越来越分化的社会经济结构所带来的巨大挑战。就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而言,这让人深为忧虑。政治体制改革如果迟迟看不到实质性行动,不单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难以巩固,更会影响我们对未来的信心,改革的认同资源和道义优势,势必继续流失。  相似文献   
7.
8.
在人大权力谱系中,乡镇人大处于“神经末梢”.但在民主政治建设中,乡镇人大有着特殊的地位.它是由广大人民群众直接选举产生,距离百姓和各种社会矛盾最近,工作最接地气,是实现基层民主的有效形式,是我们党执政的基础载体. 然而,五级人大,乡镇最弱,是不争的事实.由于人员、组织机构和制度的缺失,乡镇人大仍处于职责弱化、权力虚化、会议流于形式的尴尬境地.  相似文献   
9.
韩瑞波  叶娟丽 《求实》2017,(10):74-86
全球治理已成为当前国内学界的热点议题之一,与之相关的研究成果相当丰硕。基于文献计量学及其可视化方法对样本文献进行归纳和总结,可更为立体地观察和理解全球治理在中国的研究现状和认知谱系。在研究现状方面,高频关键词知识图谱所展示的信息反映了研究议题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在认知谱系方面,从非理性预设到理性探究,从关注域外研究到本土化聚焦,从理论或概念争执到强调实践意义,这一研究趋势呈现出国内全球治理研究的认知嬗变样态。这种认知嬗变背后的深层机理,应从社会科学研究对现实政治的回应及其范式转换以及治理实践的多层次互动成为全球治理研究认知嬗变的强劲动力这两个层面加以理解。此外,缺乏系统性且实践意义不足是当前全球治理研究的主要缺陷,未来的全球治理研究应从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等方面加以突破。  相似文献   
10.
从党的十三大首次提出"社会协商对话"到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深入开展"社会协商",作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社会协商,其概念谱系与核心要义渐趋明晰,在实践中也逐步形成了多元主体平等协商、合作共治的中国特色社会协商治理模式。但是我国的社会协商治理突出地面临着价值认同约束、主体边界约束与制度供给约束等多重困境,应从涵养认同基础、重构主体边界、完善制度体系等多维路径入手,全面构建"共商、共建、共享"的中国特色社会协商治理新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