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4篇
世界政治   8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31篇
中国共产党   48篇
中国政治   54篇
政治理论   19篇
综合类   29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0 毫秒
1.
发展我国网络文化,提升中华文化在信息时代的地位,增加我国文化软实力,必须确立网民为本的思路,要用符合信息网络规律的方式来促进网络文化发展,要为网络文化发展制定有效的政策措施,在发展过程中汰除不良文化内容,减少网络信息负面效应,我们管理机构要因应新信息时代需要,体察网络脉动,把握网络发展方向,使网络真正服务于时代与社会。  相似文献   
2.
数量扩张型引进外资模式的负面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量扩张型引进外资模式给中国产业成长带来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本文对此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热词     
《廉政瞭望》2012,(2):11-11
潜歧视 指没有显现出来但已是心照不宣的某些歧视,它甚至已经积淀为一种“文化”,演变成了习惯。如城市人对进城打工的农民,上车遇见时不自觉地躲开;不少企业招人仅限男性。也可以理解为潜藏性歧视,如媒体上常称的“女市长”、“农民诗人”等,其初衷可能是要突出成才、成功的艰难,结果增加了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4.
吴忠民 《传承》2012,(1):77-77
社会焦虑对中国社会造成了一些复杂的影响,其负面效应会引发不少越轨行为,也容易催生某些有害的集群行为,如何有效地缓解社会焦虑显得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持续发酵、深化和扩展,不仅危及欧元和欧盟的前途命运,而且严重影响到世界经济的复苏和发展,对中国的外贸出口也有不容忽视的负面效应,是当前国际形势中一个备受关注的世界性问题。  相似文献   
6.
当前评先活动在不少单位正逐渐演变成一种纯粹为评先而评先的过场戏,出现分配“先进”、轮当“先进”、内定“先进”、票选“先进”、排队“先进”、永享“先进”、包装“先进”及人情先进等种种“被先进”的怪象,造成了扭曲价值观、挫伤积极性、弱化战斗力等负面效应.在评先中应采用“自荐、比赛、评比”模式、“红”、“专”二维考核模式及“两推选、两票决、一公示”等模式.  相似文献   
7.
由全球性金融危机和产业结构调整催生的“农民工返乡潮”,在给农村社会治安格局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可能给农村社会治安格局带来一些负面效应。一方面,它能促进农村社会法制意识的提高、缓解农村治安防范工作中人力资源紧张、有效地化解了当前一些农村治安方面的热点问题,但另一方面,它也可能引发新的土地纠纷、诱发农村新的治安问题、挑起新的群体性事件等。因此,各级政府,尤其是治安管理部门,应当对此予以高度重视,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及时制定对策,以扩大其积极影响,消除其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8.
社会转型带来的困惑 近年来,因为社会转型给中国带来的负面效应,很多人对现实和未来充满迷惑。左派提出要回到毛泽东主义。一些人就开始以反思改革名义,来全面否定改革开放。客观地说,怀旧主义既没有任何理性,也没有现实可行性。很多人也不见得真的要回到过去贫穷社会主义时代,他们的怀旧只不过是表达对现状的不满。  相似文献   
9.
谢太峰 《理论参考》2008,(11):21-21
首先,应当辩证看待金融创新。美国本轮金融风暴是次贷危机进一步延伸的结果,而次贷危机则与美国金融机构在金融创新中过度利用金融衍生品有关。因此,借鉴美国金融危机的教训,我们有必要对金融创新进行重新审视,既要看到其对金融发展的促进作用,也要对金融创新的负面效应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以便在推动金融创新的同时,最大限度地防范由此带来的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10.
刘明 《世纪桥》2009,(23):151-152
我国法院系统内部现行的错案追究制度,试行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但是,从近些年来的实施情况来看。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同时还引发了其他的一些弊端,带来了许多的负面效应。因而,替代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就更显急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