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13篇
中国共产党   22篇
中国政治   31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5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郑板桥在潍县任县令的时候,逮捕了一个名叫“地头蛇”的恶棍。恶棍的伯父和舅舅急忙到县衙讲情。他俩一个是告老还乡的员外,一个和郑板桥是同科进士,仗着自己的“面子”,带着好酒好菜连夜登门。郑板桥一见他俩这来头,心中已明白了八九分。三人一边喝酒,一边叙谈。郑板桥今天格外安闲,一会儿从华山的樵夫讲到渭水的渔翁,一会儿又从扬州的竹林,讲到泰山的寺院,讲得津津有味,只是不提公事。员外和进士却沉不住气了,一面随声附和,一面盘算着如何开口……进士出了个点子要行个酒令。郑板桥满口答应说:“请年兄出个题目吧。”进士指…  相似文献   
2.
“纸花如雪满天飞,妖女秋千打四围。五色罗裙风摆动,好将蝴蝶斗春归。”这是清朝郑板桥当潍县知县时定下的诗句,描写了当时潍坊清明时节放飞风筝的热闹场景。  相似文献   
3.
史载,清代大画家、"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老来得子,取名宝儿,对其疼爱有加。郑板桥在病危时把儿子叫到床前,指名要吃儿子亲手做的馒头。父命难违,儿子只得勉强答应。可他从未做过馒头,请教了厨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把馒头送到床前,却发现父亲早已断气。  相似文献   
4.
《党课》2012,(16):123-124
不讲交情,懒得寒暄;不收礼物,只要银子。这种直截了当的表态,既反映了郑板桥之“怪”、之“狂”的真性情,也是他对虚伪、腐败的丑恶世风的蔑视和反叛。  相似文献   
5.
岑燮钧 《各界》2011,(8):60-61
23岁那年,郑板桥与同邑的徐氏结婚,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前一年,他才开始学画,不像多年之后,只要随手几笔兰竹,就可以换得银两。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兴化市通过举办第九届郑板桥艺术节,有力促进了兴化地域文化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并取得了地域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经验表明,必须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地域文化建设,正确处理地域文化建设中的十大关系,即:经济与文化的关系,文化与文艺的关系,先进文化与多元文化的关系,古代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本地文化与外地文化的关系,学习继承与发展创新的关系,内容与形式的关系,苦练内功与宣传造势的关系,费用与效用的关系,普及与提高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岁寒三友"松、竹、梅,恐怕喜欢的人居多。上小学时,有位男同学特别喜欢用碳素铅笔画竹子。有一次期中测验,他在老师发还的试卷背面画了一幅竹子。可他没想到这试卷还要收回去,于是被老师表扬几句又批评一番,大意是说画得不错,可惜画错了地方云云。老师展示给大家看的那幅画,等于给这位同学做了广告。他被班干部举荐  相似文献   
8.
于晨 《创造》2009,(6):47-48
清代,官不是做得很大却为后世执政者留下大量警策之言的郑板桥,有一首诗脍炙人口:“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由此,一枝一叶总关情,便成了从政者必须体察民情、体恤民困的格言。前不久到昆明市东川区铜都镇调研,真切感受到作为一级政府是如何以“一枝一叶总关情”的忧民之心去赢得广大群众的认同的。  相似文献   
9.
说起“糊涂”,人们常会想到清代著名画家、文学家郑板桥。不知什么原因,他的“难得糊涂”说成了近几年的流行语之一。近日读《曾国藩与弟书》,发现这位以名教卫道者自誉、双手沾满太平军将士鲜血的所谓晚清“中兴名臣”竟然与为官清正廉洁、为人疏宕洒脱的大才子郄板桥一样,特别赞赏“糊涂”。  相似文献   
10.
正烟花三月下扬州。今春我曾到扬州,并未领略瘦西湖的绚丽风光,而是随友人来到离扬州数十千米之遥的兴化市,慕名瞻仰清代著名"扬州八怪"之首郑板桥故居。郑板桥故居坐落在兴化市东城外。这里楼房、商铺林立。几经周折才在一角找到一座小院,如果没有门额上"郑板桥故居"匾,就是江浙常见的一户民居。这是个两进宅院,正屋三间。堂屋中的条案上立有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