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2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5篇
工人农民   4篇
世界政治   35篇
外交国际关系   42篇
法律   472篇
中国共产党   148篇
中国政治   334篇
政治理论   157篇
综合类   38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95篇
  2013年   109篇
  2012年   135篇
  2011年   128篇
  2010年   126篇
  2009年   129篇
  2008年   131篇
  2007年   110篇
  2006年   79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传统的侦查定式——“侦技分开”,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它违背了科学的认识规律,导致刑事技术人员不足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还使侦查人员的知识结构产生重大缺陷。这种僵化的侦查定式应被一种新的科学的侦查思路——侦技合一所取代,这种取代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4.
民事发回重审制度的检讨与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行民事二审发回重审制度存在很多弊端,在司法实践中出现变形和扭曲,有违该制度设立初衷。两大法系国家对发回重审的制度规定可以借鉴来重新定位我国的发回重审制度,文章从废除因事实、证据原因导致的发回重审,明确程序性发回事由,严格发回重审案件审限,改革发回重审裁判文书等入手,提出完善民事发回重审制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吴延溢 《前沿》2005,(2):117-118
随着司法活动的不断发展, 我国现行的司法鉴定制度一直隐含着的种种弊端日益暴露出来,如鉴定主体的非独立性, 鉴定决定权的冲突性, 鉴定受理方面的无序性, 鉴定标准的任意性, 鉴定对象的模糊性, 重新鉴定的规则缺失性以及相关法律文书的失范性, 等等。这些制度方面的缺陷迫切要求我们对现存制度进行全面地解构与重构,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化解各种制度上的结症。  相似文献   
6.
社会是一个有机的动态系统,由众多要素或次级系统构成。经济、政治、文化要素是社会系统中的三大核心要素。这三大要素在当代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正发生着剧烈的变迁,并导致了社会系统的解构。通过分析社会系统解构的原因,可以得出结论:现代化进程中的分化力量、整合力量和传统国家社会力量之间的对抗是造成社会系统解构的根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重构现代和谐社会的思想,并站在中国现代化继续发展的角度对和谐社会作了全新的解释。  相似文献   
7.
东北老工业基地在东北亚经济合作中的区位优势重构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前,中国东北与东北亚周边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还主要以低层次初级产品与劳务输出为主,没有充分发挥出东北所拥有的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需要加强东北地区与东北亚周边国家的经济合作,这需要重构区位优势,调整东北地区参与东北亚地区国际分工的产业组合。为此,要加快产业转型,打造世界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替代产业;做强做大农产品加工、生物制药等产业。  相似文献   
8.
行政诉讼的被告资格一直是困扰行政法理论界和实务界的一个难题,笔者认为造成这种困境的主要原因是学术界错误地把行政主体资格作为认定行政诉讼被告的条件。事实上,从便于诉讼的角度出发,行政诉讼被告的认定规则完全可以简单化。值此我国《行政诉讼法》修改之际,参照世界各国行政诉讼的被告资格制度,重构我国行政诉讼被告资格范式,对于正确发挥行政诉讼的应有功效,理顺行政组织法研究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吴建雄 《法学杂志》2007,28(6):71-75
检察业务考评作为检察权运行的监督管理机制,在长期执法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其主观理想主义的设计和传统价值观念的滞后,未能全面准确地体现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职能特征.基于检察官客观公正义务和"法律守护人"的角色定位,立足于中国现实及社会背景,笔者主张用动态的检察权运行全程监控评判机制,取代静态的传统的年度考评机制.  相似文献   
10.
论事实解释——对事实认定中一种潜在机制的哲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存在原本就存在解释,事实的认定离不开事实的解释。解释事实的前提是理解事实,理解事实需要具备理解的要件——前见。事实应作为解释的客体对象的同时又限定了解释的视角。规则留出的种种空白必然经法官予以填补,法官也借助于这些空间张显出对事实的个性化评判。解释不是一种事实的原本复制,而是一种创造性行为,一种个性化的建构事实"血肉"的行为。实现忠实于事实的要求有两个困难:一是究竟有没有"原事实"会形成不同的解释;二是对"原事实"的识别不能离开现实的因素。事实解释应受约束于各种可能性因素,这些因素综合起来确保了解释符合事实的理性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