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中国政治   1篇
  202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利用差减抑制杂交(SSH)技术,以旋毛虫5日龄成虫的cDNA为试验方(tester),以肌幼虫+3日龄成虫的cDNA为驱动方(driver),制备5日龄成虫差减cDNA,并与pT-Adv载体相连接,转入大肠埃希氏菌TOP 10F.以试验方的差减cDNA PCR产物+未差减cDNA为试验方探针,以驱动方的差减cDNA PCR产物+未差减cDNA为驱动方探针,对5日龄成虫差减cDNA克隆进行初步筛选,对筛选到的阳性克隆进一步用southern blot进行鉴定,并对其测序,进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获得1个大小为464 bp的旋毛虫5日龄成虫期特异性cDNA片段,经BLAST软件分析表明,该序列是1个未见报道的旋毛虫基因序列片段,可能编码1种表皮胶原蛋白.这为旋毛虫5日龄成虫期特异性基因全长序列的钓取、分析及鉴定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刘锋 《思想战线》2007,33(5):9-15
巫与蛊虽然存在着一定的关系,但在实践中和学理上它们并非是一类文化现象。众说纷纭的"巫蛊",不过是一种自我中心地以邻为壑地想象与建构他者的方式。苗族"鬼蛊"观念来自于对"毒药"与"阴影"的想象与建构,其基础是巫文化,关键点在于"影魂成活"。"鬼蛊"观念嵌入了社会分类的系统之中,于是想象和建构了我群与他群的界限、"洁"与"不洁"的畛域,实现了群内资源的稳定利用和自身社会的高度整合。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豆状囊尾蚴外泌体对家兔免疫应答的调节作用,以收集的豆状囊尾蚴分泌排泄产物(ESP)为材料,通过差速离心法分离外泌体,经透射电镜和Western-blot分别对其形态和标志分子进行鉴定。分别用外泌体和ESP免疫家兔,ELISA方法检测家兔血清中特异性抗体和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并通过人工攻虫感染评价其免疫保护效果。结果显示,豆状囊尾蚴外泌体直径为30~150 nm,呈圆形或椭圆形,有完整的脂质双分子层膜结构,且含有外泌体标志蛋白CD63。而且,外泌体免疫组血清特异性抗体、IL-10和IL-4的水平显著升高(P<0.05),而IFN-γ和TNF-α显著降低(P<0.05)或差异不显著。经剖检发现,豆状囊尾蚴ESP免疫组和外泌体免疫组的减虫率分别为65.17%和24.88%。结果表明,外泌体通过上调宿主抑炎因子的表达,诱导宿主产生了Th2型细胞免疫应答,从而有利于囊尾蚴在宿主体内的存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