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1篇
法律   14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5篇
综合类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过程及其结果符合既定的教育目标,满足特定教育要求的事实属性。增强教育源的可信性、提高教育方式的影响力、注重受教育者的特点,是使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提高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弹劾证据作为一种重要的证人证言质证技术,本质是一种对证据可信性的攻击手段。其在不同法域的刑事司法中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中国的质证,在很大程度上被控诉方的指证和审判方的认证所挤占。被告人没有充分的质证权,这对我国的证明机制和诉讼机制是非常不利的,必须进行相应的修正和改革,而弹劾证据可以比较有效地弥补这一缺陷。通过语义分析、语境解构和语用设定我们可以分别尝试回答弹劾证据是什么、弹劾证据在中国适用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弹劾证据在中国如何发挥充分作用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品格证据在质疑证人可信性的刑事审判中具有很大的运用空间.人类长期的观察和经验表明,人类行为具有重复性和模式化的特征,因此判断证人行为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证人的品格.品格证据是指能够证明某些诉讼参与人品格或品格特征的证据,关涉到某人的道德品质和是非评价,应用到司法实践中,就是通过运用品格证据证明证人是否具有可信性来佐证案件的其他证据,帮助法官查明案情,准确断案,保障诉讼活动公平、公正地进行.  相似文献   
5.
鉴定结论改为鉴定意见,对刑事司法规范鉴定意见的审查与运用提出了新要求.英美国家从意见证据的相关性、意见证据所依据科学原理、方法的可靠性等方面规范专家证人意见证据的可采性,对我国规范鉴定意见的审查与运用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我国应当结合新刑事诉讼法基本框架,借鉴英美国家专家证人意见证据规则,以相关性规则、必要性规则、可靠性规则、合规性规则、充分性规则、适格性规则为内部性规则,以鉴定人出庭作证规则、专家辅助规则、采信理由公开规则为外部性规则,从内、外两个方面规范鉴定意见的审查与运用,以确保刑事司法的公正性.  相似文献   
6.
影响目击证人辨认结果可信性的因素包括估计者变量和系统变量。侦查人员对影响目击证人辨认结果可信性因素的认知程度与辨认过程的组织、辨认结果运用紧密相关。从调查情况看,当前公安机关侦查人员对影响目击证人辨认结果可信性的相关因素缺乏必要的认知,有必要采取相应的改革措施,以减少错误辨认的发生和对错误辨认结果的运用。  相似文献   
7.
王小凤 《青年论坛》2013,29(3):70-74
思想政治教育可信性研究关注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受信任与被认同的程度。通过对近年来思想政治教育可信性研究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其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不足。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可信性的研究需要拓宽学术视野,增强理论基础的厚度,并将其置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的整体研究视域之中,同时整合研究方法,采用多学科方法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8.
刘旭地  胡艳华 《世纪桥》2008,(3):152-152,154
档案在编史修志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档案资料具有真实性、可信性;档案资料是编史修志的重要依据,具有权威性;档案史料与地方志同样具有“存史、资治、教化”作用。  相似文献   
9.
司法实践中时有发生的轰动案件引发人们对于鉴定意见可靠性、可信性问题的思考。作为证据制度的司法鉴定是刑事司法公正的基础和保障,必须符合客观可靠、公正可信的基本要求。而有关保障鉴定意见可靠性和可信性基本要求的证据规则却在修改后的刑事程序中依旧缺失,因此,刑事司法鉴定制度的后续立法应当完成从注重职权便利的需要到重视权利保障的转变。  相似文献   
10.
姜丽娜  罗大华 《证据科学》2012,20(5):585-591
证人证言是诉讼中运用最为广泛的证据之一,如何有效地评估证人证言可信性是法律工作者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国外关于证人证言可信性评估主要围绕证人的非言语行为、证人的言语行为及证人的生理指标三个方面。本文介绍了这三方面评估的方法、原理、程序、检验,并逐一作出了评价,以期对我国的司法实践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