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3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28篇
中国共产党   16篇
中国政治   32篇
政治理论   15篇
综合类   8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杨红林 《小康》2006,(7):80-81
萧衍吃素礼佛、对人宽容,一心要做一位仁慈的君主,却因为他的滥爱毁掉了江山,也赔上了自己的性命。  相似文献   
2.
荀子认为孟子以性善预设在人性和人本质间建立的同一性关系,有导致藐视外在权威的危险性,故提出“性恶论”,在人性与人本质之间预设了对立状态,这不仅使他有可能将化性起伪的宗教性义务强加给每个个体,也使他顺理成章地否定了个体在履践这一义务过程中利用内在性资源的可能性,从而自然地引生出人存在合理性的获得对礼义、君师、圣王等外在的政治性权威的天然依赖。君主在化性起伪中所担当的宗教性使命,使其最终赢得了全方位控制社会资源乃至每个个体精神世界的权力。在先秦诸子中,对君主专制权力合理性的论述,无人能与荀子比肩。  相似文献   
3.
佚名 《政府法制》2012,(23):42-42
乾隆是清代一位有作为的君主,在“康乾盛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维护国家统一、推动文教发展、保持稳定方面,有一定贡献。然而,作为专制君主,长期被阿谀奉承所包围,难免自视甚高,身处笑话中而不自知。  相似文献   
4.
权力的构成及运作方式是政法理论的核心命题之一.在以君主统治样态存在的政制关系中,作为权力系统的承载者与运作者的君主,是不同政法维度的关系的连接者.本文以韩非的君主权力及其运作方式为切入点,围绕君主得以集权独断的理论基础,分析韩非以君主独治为目标的制度设计中各种规范的具体应对,从君臣之维、君民之维、君国之维、君法之维及君主的人格与位格之维等不同角度揭示其君主理论的内在对应;法要求君主的公正开明与术要求君主的诡谲莫测之间形成了巨大的张力,两者对于君主的形象是互相排斥的,两者的统一只能在于圣人一身,即以反制度的术达成制度化的法,而因君主不受法的约束且高居于法之上,在法与术的运用中,君主不能保证法的公开性与明确性不受术的破坏,法的规则之治屈从于君主的权力权威.经由法术势的结合达到的君主独治状态,基于势而形成的中主之治与运用法术所要求的圣人之治的偏差,不但在君法维度,而且在君主的人格与位格维度上出现了难以调和的冲突.此种冲突使其理论未能在实践中达到其预设的“明主之国”的明主之治,“至治之国”与“至安之世”无从实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君国层面上的政权存续问题,韩非在应对封建之天下与大一统之专制这两个面相的国家时所产生的内在冲突,更彰显了其理论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5.
专制主义作为政治学关键词,目前存在着一种比较含混或模棱不清的理解状态.自古希腊起思想家们在不同时期提出了缤纷差异的专制主义理论,而专制主义概念在中国有独特的语境范畴.迥异于西方专制主义权力的特点,中国古代专制主义政治权力具有特殊的结构.古代欧洲专制君主受到封建贵族、教会、等级会议、自治城市以及法治传统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而中国古代君王居于绝对权力的核心地位.政治权力的价值在于建立维护有效的公共秩序,而并不意味着每一种权力秩序都能够推动政治文明前进.专制主义在历史上曾经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疆土统一和推动民族融合,但是其禁锢思想、激化矛盾和阻碍政治发展的特征是不可逾越的藩篱.  相似文献   
6.
南方朔 《南风窗》2013,(8):92-92
习近平的首次出访就列入了非洲,这实在是中国国家行为的重要宣示,它等于向世界宣告了中国的国际观,它不以支配别国为目的,而以和平互利、协助开发为目的。中国在非洲的表现,已对世界秩序提供了非西方式的选项。研究政治思想的,通常都把马基雅维里的《君主论》视为现代政治的开端。它的理由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尚未形成国家的自主价值。只能被动因  相似文献   
7.
在宗法血亲礼制的社会结构的深度影响下,先秦宗教意识将昊天上帝和祖先神灵作为主要的崇拜对象,并且通过"以祖配天"的机制将两者融合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贯穿这个整体的则是某种有特色的"政教合一"意向,这种凭借神性信仰的观念为人间君主的统治权威提供了合法性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马基雅维利是现实主义政治学的先驱,《君主论》是他的代表作。他第一次把权力作为政治学的基础,实现了政治学与伦理学、宗教学的分离。  相似文献   
9.
马基雅维里的代表作<君主论>对于现今的政治领导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中蕴含丰富的政治领导艺术,如政治领导应具有自强不息的精神;能够鉴别人才;具有居安思危的意识;掌握激励下属的能力;具有辩证和与时俱进的思想;并且能够以史为鉴,认识到人民的重要作用.从政治领导的角度看,对<君主论>不能采取"拿来主义",而活用则是关键.  相似文献   
10.
孔子论政     
边鸿基  杨自明 《求贤》2008,(5):47-47
孔子的学生子贡向孔子求教,如何才能治理好国家。“以前齐王向您询问如何治国为政,您说在于节省财力;鲁君向您寻问从政的要领,您说在于对大臣的了解;而叶国的君主问政,您又说在于使近处的人高兴,远处的人来朝拜。其实,这三个问题都是一个事,而您的回答却不同,难道说治国从政有不同的方法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