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6篇
  免费   27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24篇
外交国际关系   5篇
法律   790篇
中国共产党   24篇
中国政治   110篇
政治理论   23篇
综合类   17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86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政法学刊》2021,(5):88-96
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建立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具备了更为迫切的发展需要。近年来,广州积极推进商事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的建设,已初步在组织与制度基础、品牌效应、合作模式等方面占据优势,然而要想真正成就大湾区商事纠纷解决中心的地位,目前在行业规范、调解运行实效、对标国(区)际程度方面仍存在不足。有鉴于此,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及现实需求,广州应注重将"优势效应"融入到商事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的构建中,通过强化制度优势、凸显技术优势、扩大联动优势成就其在大湾区商事纠纷解决的核心地位。  相似文献   
2.
3.
4.
由于各国在撤销国际商事仲裁裁决标准上的巨大差异以及《纽约公约》规定的任意性,使得各国在对已撤销裁决的承认和执行问题上产生了分歧。本文试从国际商事仲裁的特点和现实出发,对不同的理论和实践进行评析,并对这一问题的解决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有关国际商事仲裁的实践表明,其作为一种争议解决方式在金融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适用。除对其在金融领域适用时的一些传统理论障碍予以了有效的克服以外,国际商事仲裁作为一种争议解决方式的优越性也正得到进一步的体现。虽仍存有一些不足,但在国际和国内机构的推动下,国际商事仲裁方式在国际金融争议及我国涉外金融争议中,都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仲裁与法律》2006,(6):3-4
2007年3月22日,由方达律师事务所、美国Greenberg Traudg律师事务所、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CIETAC)以及美国公共资源中心争议解决机构(CPR)主办的“如何解决国际商事纠纷——任何公司均需知晓之事项”国际研讨会在北京中国大饭店举行。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实行完全意义上的民商合一与民商分立,制定民商法典或单独的商法典,这都是不切实际的想法;本文从商法的历史演进及世界各国商事立法模式的发展,系统阐述商法不能法典化的理由;进而提出只有在制定民法典的同时制定一部总纲性的《商事通则》用以规范基本的商事法律关系,才是立足现实和着眼未来的最佳立法模式选择。  相似文献   
8.
对国际商事争议可仲裁范围的探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张洁 《法学杂志》2002,(2):52-54
近年来 ,国际商事仲裁发展迅猛 ,其重要原因之一即是国际商事争议可仲裁范围的不断扩大。本文主要探讨国际商事争议可仲裁范围的含义、成因、其在各国立法和实践中的体现以及其发展趋势 ,并对中国有关规定与实践进行分析 ,指出其优点与不足。  相似文献   
9.
《仲裁与法律》2002,(2):1-2
2002年3月7日,以山本幸助理事长为团长的日本国际商事仲裁协会(THE JAPAN COMMERCIAL、ARBITRATION ASSO CIATION,简称JACA)访问团应邀对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简称贸仲或CIETAC)进行了友好访问并与贸仲签署了仲裁合作协议。  相似文献   
10.
税收之债的消灭时效是税收债权消灭的重要原因,对于督促税收债权人及时行使债权、保护纳税人权利、建构稳定和谐的税收征纳关系具有重要意义。税收债权的消灭时效包括确定时效和征收时效两类,其内容涉及时效的性质、期间长度、期间起算、中断和中止、期间届满的法律效果等问题。我国税法对税收债权的消灭时效制度规定很不健全,应当借鉴他国立法例和国际经验,通过制定税收通则法等途径尽快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