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4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8篇
各国政治   15篇
工人农民   23篇
世界政治   33篇
外交国际关系   27篇
法律   141篇
中国共产党   475篇
中国政治   909篇
政治理论   299篇
综合类   44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76篇
  2014年   175篇
  2013年   179篇
  2012年   178篇
  2011年   197篇
  2010年   215篇
  2009年   182篇
  2008年   232篇
  2007年   149篇
  2006年   139篇
  2005年   130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的时空环境可以孕育不同的人格特质和地域特性,家族女性文学的兴起和发展是江南特定的文化景观。特别是到了清代,江南家族女性依赖其独特的从宦、谋生以及结社经历,创造了多样的空间书写类型,进而形成了个性化的空间书写特征,表现出审美对象的多样性以及审美感受的丰富性。"空间形态"已逐渐成为家族女性的一种"生存形态",在空间互动中表达女性复杂的生命体验,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对不同空间以及不同空间内自我身份的认知,充分展现个体的思想认识和生命价值。同时,江南家族女性的空间书写也进一步深化了女性文学的社会文化价值,成为女性文学在清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重要证明。  相似文献   
2.
3.
随着新闻事业的蓬勃发展 ,受众在新闻传播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对受众审美诉求的研究 ,有助于新闻的创作和传播。为了把握新闻发展的契机 ,最大限度地满足受众的审美需要 ,新闻工作者要了解受众对新闻的基本审美诉求 ,即对新闻求新、求真、求奇的审美诉求以及把握受众审美诉求中的角色个性和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4.
本文指出目前中小学的艺术教育存在三个误区:一是将艺术教育当作德育的抓手;二是将艺术教育当作智育的一种辅助手段;三是将艺术教育当作是艺术技能的教育。本文认为艺术教育的本质是审美教育,因而中小学艺术教育应该是以艺术欣赏为重心的教育。  相似文献   
5.
本文阐述了动画的功能特征和审美特征,以及动画设计在城市形象设计中的审美作用。  相似文献   
6.
人们的审美可以分为四个层面:技术层面的审美、社会经济层面的审美、精神层面的审美以及宗教层面的审美.它们由表及里,逐渐指向人类灵魂的最深处,逐渐回归美的本质.前两个层面的审美更多的是关注审美对象,是世俗的,而后两个层面的审美则主要审视主体的精神,是超俗的.  相似文献   
7.
浅谈现代首饰设计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首饰设计艺术注重对审美、构成要素、特征、设计思维方式及设计灵感等方面的要求 ,国内的首饰设计师应从传统中吸取营养 ,从生活中寻找灵感 ,结合新的文化、新的思想创造出有时代特色的设计作品来。  相似文献   
8.
从增强爱国情感做起,积极发挥审美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引导作用,是非常必要的,也是行之有效的.关键是做到挝两个发掘,一是发掘审美领域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二是发掘爱国主义本身所包含的审美因素.  相似文献   
9.
樊立三  冯彩玲 《世纪桥》2007,(9):134-135
美育是对大学生进行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高等院校应当把审美教育融入到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利用各种手段加强美育。本文从体制完善、观念更新、课堂教育、气氛营造、活动渗透等方面阐述了新形势下加强审美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10.
彭自成 《理论月刊》2006,(10):16-18
毛泽东诗词是诗意化的政治隐喻,它体现了共产党人的政治审美价值,具有独特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独具魅力的高级统战形式和政治外交桥梁,透射着共产党人的政治审美追求,标示着领袖卓尔不群的伟人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