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63篇
法律   8篇
中国共产党   17篇
中国政治   26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3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给山羊投服氟苯哒唑控释药丸 ,观察药丸对山羊寄生线虫的驱除效果。Ⅰ组为投服氟苯哒唑控释药丸组 ,投药后第 5~ 10 5d线虫虫卵减少率为 10 0 % ;Ⅱ组为胃管一次给药组 ,给药后第 5d线虫虫卵减少率为 96.9% ,3 0d后虫卵数回升。试验结束时 ,Ⅰ组山羊平均增重比Ⅱ组和不给药对照组 (Ⅲ组 )的平均增重分别多 2 .1kg和 4.1kg。结果表明 ,控释药丸不仅比胃管一次给药的驱虫效果好 ,且药效时间明显延长。  相似文献   
2.
于1987年从甘肃省陇东类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流行区采取临床可疑的山羊、绵羊病料,进行了一系列病原诊断研究,结果:排除了相关致病因素,如梅迪,维士那,山羊关节炎脑炎(CAE),衣原体及相关致病菌感染和寄生虫侵袭;最终从21例山羊6/6例绵羊病变肺组织中培养分离出支原体13株/4株,分菌率均在60%以上,分离株经初步鉴定后,经英国国际支原体鉴定中心(NCTC)最终鉴定均为绵羊肺炎支原体(M.ovipneumonia);以分离株人工感染健康山羊7只,绵羊3只,结果6/7的山羊,2/3的绵羊于接种后第14天始形成与自然病例相似的病变,并以7/7山羊,2/3绵羊病变肺组织中收回原接种物;以琼脂双扩散,试管凝集反应及间接血球凝集试验进行抗原性研究结果证明,分离株与绵羊肺炎支原体标准株(y—98)具有共同抗原性。从而不仅首次确证了该地本病是由绵羊肺炎支原体所致,且对山羊和绵羊都具有很高的感染率和较强的致病性。  相似文献   
3.
宁夏羊胃肠道线虫对现行驱虫药的抗药性调查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采用粪便虫卵减少试验对宁夏地区所属灵武、贺兰、盐池、吴忠、中宁、中卫、永宁和银川市郊8个县(市)的12个绵羊场、6个山羊场进行了丙硫苯咪唑和阿维菌素抗药性的随机调查。结果表明:在用丙硫苯咪唑调查的10个绵羊场和6个山羊场中,虫卵减少率在95%以下和95%的置信域下限在90%以下的有山羊场2个、绵羊场2个,证明对丙硫苯咪唑有抗药性;1个绵羊场和1个山羊场的虫卵减少率是96.3%、95.9%,但95%置信域的下限在90%以下,具有抗药性可疑;山羊群中丙硫苯咪唑的抗药性为33.3%,绵羊群为20.0%。用同样的方法调查了1个山羊场和5个绵羊场(其中有4个羊场曾执行了丙硫苯咪唑的试验),查出1个山羊场和1个绵羊场对阿维菌素具有抗药性可疑,其虫卵减少率分别为97.3%和95.5%,置信域下限在90%以下。揭示了宁夏地区羊消化道线虫对现行驱虫药的抗药状态,为今后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利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TRAP)法进行了山羊卵母细胞和附植前胚胎的端粒酶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山羊卵母细胞和早期胚胎的端粒酶活性都为阳性。TPG定量比较发现,卵母细胞的TPG最低,为25.348U;4-细胞的TPG为273.832U,至8-细胞时,TPG又降低到56.117U,随后快速升高,桑椹胚的TPG为251.111U;囊胚的端粒酶活性最高,TPG为519.46U。  相似文献   
5.
根据已发表的丝状霉形体簇各成员核苷酸序列,设计合成了2对引物McF、McR和MmcF、MmcR,建立了可以鉴别丝状霉形体山羊亚种(Mycoplasma mycoidessubsp.capri,Mmc)的巢式PCR方法。特异性和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只能对Mmc扩增出195 bp的片段,而对其他病原菌不能扩增出任何条带,它最低能够检测出10 pg的Mmc DNA,说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很高的敏感性。田间试验结果显示,对4株霉形体分离株及其病料均可扩增出Mmc特异性片段,表明,该巢式PCR方法可用于Mmc快速鉴定和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褪黑素对内毒素血症山羊肝线粒体自由基代谢的影响,将48只山羊随机分为4组,生理盐水组(NS组)、内毒素组(LPS组,1 mg/kg)、褪黑素组(MT组,1 mg/kg)和褪黑素保护组(MT LPS组),每组分别在处理后第3和6 h各宰杀6只羊,取肝组织,提取肝线粒体,检测肝线粒体中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总抗氧化能力(T-AOC)、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内毒素血症时山羊肝线粒体中抗氧化酶的SOD、GSH-Px、GR和CAT活性降低,T-AOC活力下降,MDA含量明显增加,而褪黑素保护组肝线粒体抗氧化酶活性普遍回升,MDA含量明显下降。提示,褪黑素能减轻内毒素血症山羊因脂质过氧化造成的肝线粒体损伤,保护肝线粒体功能。  相似文献   
7.
叶尔布拉特·伊斯巴索夫是奥伦堡州的牧民,他的家畜前些时候曾受到怪兽的袭击.一天.他的羊群里传出山羊凄惨的叫声,他听后赶快向出事地点跑去,接近山羊的栅栏时,一只像袋鼠一样的动物闪电般地从栅栏里跳出,并消失在附近的森林里。一只山羊却倒在血泊中。几天后,羊群再次遭到怪兽的袭击。这一次,伊斯巴索夫看清怪兽的后背有个隆起,它后肢很发达,能在羊圈里跳来跳去。怪兽发现伊斯巴索夫后,便迅速消失了,但羊圈的栅栏上却留下它一撮儿灰棕色的毛。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氟化物对反刍动物骨骼代谢的影响及对成骨细胞的作用机理,以初生山羊股骨骨膜为材料,采用半消化组织块培养法分离成骨细胞,进行传代培养,并通过形态观察、扫描电镜、碱性磷酸酶(AKP)和矿化结节染色进行鉴定。通过噻唑蓝(MTT)染色、AKP活性测定和钙化结节计数,研究不同浓度的氟对山羊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及钙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加氟48 h和96 h后,1.0×10-7~1.0×10-5mol/L氟可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其中1.0×10-7及1.0×10-6mol/L氟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高浓度氟(1.0×10-3mol/L)则抑制成骨细胞增殖(P<0.01);而1.0×10-4及5.0×10-4mol/L氟作用48 h对成骨细胞增殖无影响,作用96 h转而抑制成骨细胞增殖(P<0.01)。1.0×10-7~1.0×10-5mol/L氟能显著增强成骨细胞AKP活性及钙化能力(P<0.01),但氟浓度高于5.0×10-4mol/L时,AKP活性及钙化能力明显下降(P<0.01)。证实,低剂量氟能促进体外培养的山羊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及钙化,高剂量的氟则表现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山羊支气管肺炎的计算机断层扫描(CT)影像表现,将10只山羊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对照组各5只,试验组通过气管内注射血清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标准菌(4×10^8CFU/mL)人工诱发山羊的支气管肺炎,对照组注射等体积无菌PBS;观察接种前、后各组山羊的临床症状、体温及全血白细胞数等指标,并同时在接种前和接种后第1、3、5天对胸部进行CT扫描,比较两组影像学差异,观察山羊肺部病理解剖学变化。结果显示:接种前后体温、全血白细胞数差异显著;对照组CT影像接种前后未见异常;试验组影像多见两侧肺叶中下部呈现大小不等的片状或结节状的类似软组织密度影,边缘不清,肺纹理紊乱且模糊,支气管壁增粗,支气管扩张,呈"树芽征"及"轨道征"。结果表明,经气管内接种巴氏杆菌能够成功诱发支气管肺炎,CT影像与山羊支气管肺炎的临床表现密切相关,对山羊支气管肺炎的诊断具有较好的敏感度,有利于鉴别,应成为其较早期诊断的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0.
采用访问调查、血片镜检等方法查出甘肃省张家川县东部、中部地区为羊泰勒虫病流行区.3~6月流行区内绵羊、山羊的当年羔羊,1岁和2岁以上羊的感染率分别为98.50%、6.87%和5.36%;发病率分别为96.50%、4.32%和3.21%;病死率分别为71.73%、38.18%和31.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