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7篇
  免费   25篇
各国政治   4篇
工人农民   7篇
世界政治   23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838篇
中国共产党   38篇
中国政治   172篇
政治理论   35篇
综合类   26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95篇
  2009年   98篇
  2008年   99篇
  2007年   88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79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5 毫秒
1.
2.
王瑾 《法学杂志》2003,24(5):42-44
我国民法典草案抵押权一章应增设企业财产集合抵押制度以促进资金融通;确认抵押物与被担保的债权数额的价值比不应限制为大于和等于,还可以是小于;应建立体现抵押权不可分性的相关规范;关于抵押权实现的顺位,次序权既要保障前顺位抵押权人的债权数额上受偿的优先,又要保障其债权受偿期限的优先,并采纳次序固定主义为我国抵押权次序变化原则。  相似文献   
3.
程序保障在国外被视为民事诉讼的目的,该学说在英美学者的著述中十分流行,在日本得到了井上治典教授为代表的一部分学者的支持。该说以程序保障为起点,认为法院不应该把诉讼的审理过程作为只是为了达到裁决或和解而必须的准备阶段,而应把这一过程本身作为诉讼应有的目的来把握,只有正当的程序才是使判决或和解获得正当性的源泉。因此,  相似文献   
4.
论我国立法应承认流质契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现行立法禁止流质契约,但笔者认为流质契约是介于一般担保和让与担保之间的一种能够有效地实现担保债权的方式。因此,我国未来的物权立法应承认流质契约。  相似文献   
5.
中国大陆现行的抵押权法律制度主要由单行法律《担保法》所规定,待不久的将来《物权法》颁行时,适部分内容将纳入物权法的体系范畴。中国台湾地区现行的抵押权法律制度由中国台湾地区“民法”的物权编调整,因该项制度已实际施行70余年,所以就立法的内容与技术而言,相对成熟、具体、操作性强,通过对两者进行比较,特别是对差异之处的比较和分析,可以引起对若干问题的思考,推动两岸相关法律制度的借鉴与交流。  相似文献   
6.
行政区划变更的话题,已经成为目前国内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讨论中的一个热点。本文从行政区划变更的内在原因出发,强调区域经济学角度考察的必然性,分析了区域经济学视角观察行政区划应当注意的问题,并在总结区域经济学意义上的行政区划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目前我国行政区划变更的区域经济学取向。  相似文献   
7.
第三人利益合同的变更和解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任 《法律科学》2007,25(5):145-154
建立第三人利益合同制度是完善我国合同法的迫切需要.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当事人是否可以像在两人合同中一样协议变更或解除第三人利益合同.在没有第三人同意的情况下,当事人行使变更权和解除权虽不应当完全否认,但是必须受到限制.具体标准取决于建立第三人利益合同制度的宗旨和该合同的特征.作为一般法规范的第三人利益合同的变更和解除制度将与我国现行合同法律法规共存,形成完整的体系.并在实践中按照特别法优于一般法的原则予以适用.  相似文献   
8.
诉因变更制度在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内涵和表现形式。基于我国目前刑事诉讼诉因变更存在的缺陷,诉因变更制度的完善应坚持诉因特定原则、诉审同一、检审分离原则和有利于被告的原则,明确诉因变更的范围、主体,确立合理程序,设定保障被告方防御措施等。  相似文献   
9.
《会计法》针对企业会计的特点,借鉴国际上规范企业的做法,制定确立了特别的规则,从法律上强化这些规则.就是要强化企业的会计管理,以保证推进企业改革,提高管理水平。今年2月新《企业会计准则》的颁布,对于企业的会计政策选择、会计估计变更作出明确系统的规定。由于经济事项的不确定性,以及会计所独有的技术性、社会性的双重属性,必然要求会计政策具有可选择性。而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犹如一把“双刃剑”,合理的选择能够提供更有用的盈余信息,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