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8篇
法律   154篇
中国共产党   6篇
中国政治   23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1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自诉人陈大与被告人陈二系弟兄关系,两人素有矛盾。一日,陈二以自己的一棵柏木树被盗为由,到陈大家中查找,未找到,陈二便持斧头将陈大家中的泡桐木板乱砍一气。陈大制止时,陈二自恃身强力壮,将陈大按倒在地。并骑在陈大身上的殴打,陈大虽奋力反抗,但怎么也不是陈二对手,陈大被打得鼻青脸肿,血流满面。殴打中陈大的肋骨骨折。陈大挣扎脱离陈二的控制后,转身便跑,陈二拔腿便追,即将被追上时。陈大从地上捡起石头向陈二甩去,当即砸在陈二右手手背上,陈二被迫停止了追逐。纠纷发生后,经法医鉴定。  相似文献   
3.
案例:甲因故蓄意伤害A,并将其意图告知好友乙和丙,乙丙出于义气,决定出手帮助甲“教训”一下A,于是,甲乙丙三人在A回家的路上对A大打出手。开始,甲乙丙三人只是对A拳脚相加,在A倒地之后,甲拿起路边的一块石头猛扎A肋部,而乙丙也未加阻止。后经法医鉴定,A系因肋部流血过多以致死亡。针对上述案例,对甲定故意伤害(致死)罪不存在争议,但是乙丙应该对什么行为承担刑事责任,则存在不同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也应该定故意伤害(致死)罪。该观点论者认为甲乙丙三人均是该共同犯罪的共犯,所以应该对整个过程的犯罪行为及其造成…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Y地区基层检察院为样本,从该地区所办理案件中进行调查发现故意伤害案、交通肇事案、盗窃案等三类多发,从中分析形成的原因,造成的影响和防止对策。  相似文献   
5.
故意杀人,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属于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罪的一种。我国《刑法》第232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故意杀人罪是行为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故意杀人的行为。就构成故意杀人罪。司法实践中,要认定行为人的故意内容是伤害还是杀人。应遵循主客观相一致的原则,查明案件的全部事实,从行为人与被害人的关系,案件的起因、过程、结果、作案的手段、使用的工具、打击的部位、强度、作案的时间、地点、环境条件、行为人作案前后的表现等方面入手,进行综合分析、判断。本文结合具体案例简要分析了故意杀人罪。  相似文献   
6.
李豪雄 《学理论》2012,(8):95-96
在我国司法实践中,交通肇事案件频频发生,有些犯罪分子在交通肇事发生后,不仅不采取积极措施治病救人,而是为侥幸逃避法律的制裁,将交通肇事后的伤者带离交通肇事的现场。犯罪分子应受到法律的制裁,但是如何对交通肇事后抛弃伤者的行为进行定性,却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司法实践中存有较大分歧,存在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交通肇事罪三种观点。交通肇事后抛弃伤者的行为不符合故意杀人罪以及交通肇事罪的犯罪构成要件,定性为故意伤害罪更为妥当。  相似文献   
7.
故意伤害罪与故意杀人罪的区别.一般来说,二罪并不难区分,但当碰到故意杀人未遂造成伤害或故意伤害致人死亡两种情况时,二罪易产生混淆.要把握二罪的主要区别在于行为人是否以非法剥夺他人生命为故意内容.如果行为人无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故意,而只有伤害他人健康的故意,即使客观上行为导致了他人的死亡,也只能以故意伤害罪致死认定;如果行为人有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故意,即使其行为没有造成他人死亡的结果,也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司法实践中,要认定行为人的故意内容是伤害还是杀人,应遵循主客观相一致的原则,查明案件的全部事实,从行为人与被害人的关系,案件的起因、过程、结果、作案的手段、使用的工具、打击的部位、强度、作案的时间、地点、环境条件、行为人作案前后的表现等方面入手,进行综合分析、判断.本文结合具体案例简要探讨了故意伤害罪与故意杀人罪的区别.  相似文献   
8.
一、基本案情2010年5月,犯罪嫌疑人李女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出HIV-1抗体阳性,即艾滋病感染者。2010年7月李女和陈男偶然相识后即发生性关系,并保持情人关系。2010年8月,李女通过网络"同城聊"软件认识张男,当日两人即发生性关系,发生性关系前李女要求  相似文献   
9.
故意伤害与随意殴打型寻衅滋事的区分,根据现有理论,难以有效指导司法实践,本文通过分析随意殴打型寻衅滋事罪认定的困境主要在于司法解释对该种类型寻衅滋事罪的规定过于笼统和模糊,从而保护的法益、客观行为和主要要素三个方面分析产生这种困境的深层次原因,最后提出解决困境的路径,即跳出过分强调二者区别的思维定式。以二者所保护的法益为指导,运用想象竞合犯的理论进行执法判断。  相似文献   
10.
胡亮 《法制与社会》2011,(10):69-70
方舟子遇袭案是近来一件影响非常重大的案件,由于涉案双方都是学术名人,而且牵涉到了国内的学术腐败等严重问题,所以该案件引起了舆论的广泛关注。二审判决后,围绕罪名是否准确、程序是否合法等问题的争议不少。本文仅就本案的定性作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