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1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23篇
中国共产党   10篇
中国政治   9篇
政治理论   6篇
综合类   10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历史上,唐代言谏监察制度的发展引人注目,尤其在唐初,言谏政风长盛不衰,其间"贞观谏风"的勃兴更成为后世艳羡的治世象征。一、选拔谏官不拘一格唐初高祖、太宗统治时期,谏官等级主要由散骑常侍、谏议大夫、给事中(相当于元首生活或政治秘书)构成。散骑常侍(荣誉头衔,多授予年高  相似文献   
3.
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不仅是推进国家反腐体系现代化的需要,也是全面从严治党、实现党内监督与人民监督有机结合的需要,更是对我国不科学的权力结构进行调整变革、提高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需要。推动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要在授权改革试点的基础上,通过修改宪法法律做好顶层设计,充分体现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积极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重要作用,确保改革后与行政权、司法权并立的国家监察权能够健康高效顺畅运行。  相似文献   
4.
中外行政监察制度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监察制度是国家设立的关于行政监察的专门法律制度 ,其主要内容包括行政监察机构和行政监察权。我国行政监察制度建立较晚 ,其机构设置和职权范围与外国行政监察制度有较大差异 ,这使比较和借鉴成为可能。通过对中外行政监察制度的比较 ,可资借鉴如下 :一、加大行政监察力度 ;二、统一行政监察权 ;三、适当扩大行政监察权  相似文献   
5.
简论孙中山考试权、监察权独立的思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中山认为欧美资产阶级三权分立制很不完备,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没有独立的考试机关和监督机关。孙中山主张考试权、监察权应独立。考试权独立的目的是选贤与任能,监察权独立的目的是防止政府机关腐化,孙中山的这一思想对当前我国反对和防止腐败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张斌 《法制博览》2014,(2):62+59
我国汉代监察权的发展问题一直是法律史界热议的问题,监察权发展的过程不仅影响了整个古代法治的发展,更影响了古代社会的发展进程。本文试图从汉代监察机构及监察权发展的过程找出我国古代监察权力实体化形成的过程及原因。  相似文献   
7.
《党课》2009,(5):78-79
对官员进行巡视,以监察其勤政廉政情况,其实早在4000多年前的父系氏族社会时就有了。黄帝时,设置了实施监督的官员,其中一项任务就是对管辖的属国行使监察权。夏商周时设有称之为“方伯”的官吏,他“受命于王”,对称臣纳贡的异姓诸侯和分封的同姓诸侯进行监察。到了春秋战国,  相似文献   
8.
腐败已是我国的政治之癌,而我国现有的反腐败机构先天不足,无法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必须对其制度创新,建立一个独立的权威的廉政专门机构.我国应建立监察院系统,使其与立法、司法、行政等机构平行,依法独立行使监察权,同时建立制约机制.  相似文献   
9.
《河北法学》2021,39(2):142-156
  相似文献   
10.
在监察对象仅限于个人的制度背景下,针对监察对象所在单位提出的监察建议实质上延伸了监察权的覆盖范围,承担着从个案查处迈向领域治理的重要功能.通过对监察建议的法律规范和观点学说展开梳理,进而在法解释学工作中澄清其概念构成、适用范围与法律效果.在概念构造上,监察建议属于"对单位监察"而非"对事监察",其发动具有附随性,其主体具有特定性;建议的指向内容须有针对"廉政建设和履行职责存在的问题"所作的平义解释和限缩解释.在适用范围上,现有学说和实务中主张的"问责建议""处理建议""纠正建议""处罚建议"均不符合监察建议的概念构成;内容指向的"履行职责存在的问题"应根据是否属于监察机关专业领域而做不同标准理解.在法律效果上,监察建议相较于处理决定具有一定的"弹性",可借鉴相关制度完善异议,提出程序与正当理由认定程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