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8篇
工人农民   10篇
世界政治   38篇
外交国际关系   20篇
法律   501篇
中国共产党   359篇
中国政治   418篇
政治理论   149篇
综合类   35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105篇
  2013年   114篇
  2012年   119篇
  2011年   109篇
  2010年   95篇
  2009年   106篇
  2008年   123篇
  2007年   86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113篇
  2004年   95篇
  2003年   99篇
  2002年   195篇
  2001年   118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2.
胡哲 《人民司法》2020,(11):8-12
【裁判要旨】实践中,以末位淘汰为由解除劳动合同,实质多为以不能胜任为由解除劳动合同。该解雇行为合法性的判定依据在于其是否符合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第(二)项之规定,其关键在于对劳动者能否胜任工作的认定。  相似文献   
3.
佘朝阳 《人民司法》2020,(10):53-57
专利民事侵权诉讼中,应根据权利要求的解释规则,合理确定专利权的保护范围。解释权利要求时,不能脱离权利要求书等内部证据,且应站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角度进行。进行专利侵权认定时,应根据专利侵权民事诉讼举证责任规则,将技术方案的比对结果作为裁判依据,在特定情况下,可根据部分技术特征的比对结果进行;在已有初步证据证明被诉侵权技术方案的某个或某些技术特征与专利技术方案对应的技术特征不相同也不等同时,不宜因对证据真实性的怀疑采用推定的方式直接认定侵权。  相似文献   
4.
5.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它体现在各个领域。在立法中树立创新观念,坚持创新精神,对于基本形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有积极和重要的促进作用。一、立法坚持创新精神,为国家的改革和发展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我国的立法一是依据实际情况,二是依据宪法。从总的来说,立法是将成熟了的实践或被实践证明为正确的党和国家的政策上升为国家的意志,制定为法律。但有很多时候,尤其是为了引导社会转型和达到变革的目标,需要不断地创制新的法律,以保障国家的改革和社会的发展。 立法坚持创新精神,首先,要遵循实践是立法的母亲的原则,根据我国社…  相似文献   
6.
张惟英 《团结》2002,(4):47-48
德国社会民主党领袖勃兰特曾说社会民主党成功的前提是“成为一个没有世界观的党”,这其实是对社会民主主义多元世界观的形象表述。多元主义是社会党确立人道主义伦理价值观后的必然结果,也是社会民主主义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7.
通过软组织损伤时间推断的国内外文献检索,阐述现阶段常用的研究方法及最新动态,为软组织损伤的时间推断的深入探索提供参考及依据。  相似文献   
8.
立足于我国当下公司法修改的背景,主张以改革的姿态即以几个重要的现代化理念来指引这场变法运动:应确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本质重在监管”之理念、注重正当化程序设计、以国际化的立法思维提升公司的竞争力等。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当前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国内形势的冷静分析,指出在西方文化入侵和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冲击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地位被削弱,从宏观的角度分析了产生信仰危机的原因。指出在高校确立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既是反西化的重要手段,也是我们反对“法轮功”的重大思想武器。并从提高“两课”教师素质,转抵达信仰纬度和培养民族精神三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以儒家伦理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在历史上曾对东亚各国的社会进步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在中外所有朝代中,韩国漫长的李朝无疑是儒家化最为彻底的。但在当代东亚,儒家传统伦理与市场经济是否相融?本文以韩国为例,分析了儒家伦理在韩国社会确立主导思想地位的过程及其面对挑战所作的改变,从而得出在不同制度条件下,同样的传统伦理所发挥作用的性质、功能及其方式都是不一样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