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25篇
中国政治   7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起特殊放火案件的勘验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案件资料2003年7月28日凌晨4点30分,某县一套房发生火灾。消防人员于5点10分扑灭火险,从窗户防盗网处抢救出女性两名,其中一人已经死亡,另一人在送医院后死亡。在认定该起火灾为一起人为放火案件之后,在放火嫌疑人问题上,侦技人员一度产生较大分歧。经过反复的现场勘验和省、市、县三级刑事技术人员多次研究“会诊”,认定为两名死者即为放火嫌疑人,对案件做出了客观准确的定性。发案现场位于一栋商住楼3层,3房1厅结构,方向座南朝北。3个房间并排,其中东、西侧房间木门相对,3个房间门口有一宽1m的过道与客厅相刑事技术2005年第4期接。入户外…  相似文献   
2.
1案例 1.1简要案情 某年4月2日6:00许,某村一处平房失火,火被扑灭后发现屋内有一女性尸体,后经DNA比对,证实死者系刘某(女,24岁)。现场勘验发现死者平躺于屋内土炕上,且尸体焚毁严重,屋子正中有一煤气罐(未连灶具,阀门处于开放状态),房屋屋顶坍塌。  相似文献   
3.
今年25岁的江苏省东台人陈某一直在外打工,家里便托人给其介绍对象。但是陈某父母都是普通农民,家庭经济条件一般,好几次相亲都不了了之。和最近的女友相处了半年,快到谈婚论嫁时,女方却提出到镇上购买商品房为结婚条件,结果又一次失恋。  相似文献   
4.
邓丹 《公民与法治》2014,(10):34-37
宜宾“5·12”公交车燃烧事件追踪 截至5月13日15点,宜宾市“5·12”公交车燃烧事件,宜宾市医院共计收治伤员77人。其中的一名重危病人转为重症病人,即重危病人8人、重症病人4人,中度病人17人,轻伤48人。  相似文献   
5.
用吸附管(AT)/气相色谱(GC)/质谱(MS)法检测纵火残留物中轻质矿物油是通过吸附管动态吸附检材中可挥发的有机物,然后通过热脱附将挥发物送至GC及GC/MS中检测。它既适用于轻组份的碳氢化合物,如汽油,也适用于较高分子的碳氢化合物,如柴油和煤油。用沸石预处理样品克服了样品中水分对鉴定的干扰。用本方法能够得到比过去所使用的溶剂提取法或顶空法(HS)更高的吸附效率和灵敏度,解决了以往由于残留物中热解产物干扰所造成的GC图形混乱复杂,难以准确分析鉴定的问题。用本方法分析纵火或火灾案件中常见的残留物-轻质矿物油,具有快速、灵敏、准确和简便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公安、司法和保险等各个领域。  相似文献   
6.
正一、基本案情被告人李某系杭州某有限公司包装仓库员工,因工作调整、工作琐事纠纷等原因与同事产生矛盾,遂准备放火泄愤。2013年1月1日凌晨,被告人李某从公司西南侧爬墙进入厂区,走楼梯进入工厂三楼包装仓库,用打火机点燃仓库内的纸箱,确认点燃后逃离现场。当时正在工厂内作业的193名员工在起火后被及时疏散。由于包装仓库和工厂内存放大量易燃易爆物品,火势迅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公交车纵火案件屡有发生,此类案件危害极大,人员伤亡惨重,社会影响恶劣,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针对2009年至2014年我国发生的11例公交车纵火案件的资料进行分析,旨在为今后此类案件的侦破提供借鉴和参考。1案例资料本文11例公交车纵火案件发案时间为2009年  相似文献   
8.
9.
1962年,是台湾蒋介石集团对祖国大陆进行猖狂破坏活动的一年,敌特机关先后向广东派遣一百多名行动特务,运送大批爆破器材,妄图对祖国大陆沿海各大中城市、交通要道实施爆炸、纵火、放毒、暗杀等破坏活动。因我边防军民高度警觉,广泛地发动了群众,采取了严密戒备和强有力的侦察防范措施,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  相似文献   
10.
石破 《南风窗》2013,(13):9-9
陈水总一把火,烧死了46名无辜的公交乘客,自己也葬身火海。是什么样的深仇大恨,使他对这些陌生人下此毒手?答案是:没有仇恨。虽然他的袭击目标是公交车上的全体乘客,但要报复的是社会不公,那80多名死伤乘客只是他随机选择的牺牲品。无论陈水总有多少值得同情的理由,他都要受到最严厉的谴责。而除了谴责,我们还必须思考更多。2009年6月5日发生在四川成都的公交车纵火事件、2010年全国多地连续发生的校园、幼儿园砍杀案,以及6月7日厦门BRT快速公交大火爆炸案,都是应引起全社会重视的个人恐怖主义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