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8篇
  免费   6篇
世界政治   24篇
法律   120篇
中国共产党   10篇
中国政治   55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8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夏菲 《犯罪研究》2007,(5):64-71
犯罪被害调查是欧美国家普遍采用的评估、分析犯罪状况的重要方法。本文对美国、英国、联合国和欧盟的犯罪被害调查的基本方法、问卷主要内容和调查结果进行介绍,以期对我国完善类似被害调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传统被害研究范式认为,犯罪之因和被害之果是一种有序的联系,在因果之间完全可以用逻辑推理作为沟通桥梁。但逻辑不是万能的,在刑事法领域中,刑事疑难问题单纯凭借对法规则的逻辑适用并不能得到令人满意的解决,还应当正式引入实证研究方法从被害人和被告人两个角度进行经验层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案例2006年8月14日上午11时许,金某携刀赶至某县中医院找殴打其女儿的聂某算账.将赶来劝阻的医院保卫科副科长李某误认为是聂某,持刀刺中其腹部一刀,致使李某腹腔内下腔静脉、腹主动脉破裂大出血引起循环衰竭而死亡。该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金某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金某不服判决,提出上诉,高级人民法院二审经开庭审理,改判金某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本案的改判有一个重要原因,即被害人亲属与金某就民事赔偿达成调解协议,金某赔偿人民币6万元,被害人亲属表示谅解金某,双方均表示服从法院判决。本案是一个运用被害方谅解制度的成功范例,其中有很多地方值得总结。死刑案件被害方谅解制度是指在死刑案件中被害人及其亲属(以下称被害方)与被告人及其亲属(以下称被告方)达成赔偿协议,并表示谅解被告人,被告人真诚悔罪.法院根据其情节及悔罪表现对其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或者根据特殊情况在死刑以下量  相似文献   
4.
李鹏展  温亚伟 《河北法学》2002,20(Z1):125-128
根据女性性被害的过错,可分为七大被害类型。研究女性性被害人过错的表现形式,进而剖析被害人的深层意识;旨在通过被害预防来达到预防犯罪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刑事和解机制建构根据简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刑事和解,系指经由司法机关的职权作用,被害人与犯罪人面对面地直接商谈,促进双方的沟通与交流,从而确定犯罪发生后的解决方案。刑事和解在我国有其事实、法律基础和一定的可操作性。刑事和解制度的建构既是被害人学研究得出的重要结论之一,也是犯罪人矫正和回归的必然要求,是社会和谐与社会福祉增加之所需要,是公权力完善及公权力向私权力妥协的必然结论,有法律明确限定范围的刑事和解值得提倡和推广。  相似文献   
6.
阎礼 《法律与生活》2012,(21):58-59
如果只打击犯罪,不关注被害,等于只是成功了一半。被害人学研究的成果证明,一个人被害(这里说的是刑事被害),原因有很多。其中,有两个原因需要引起大家的格外注意,一个是轻信,另一个是贪婪。轻信合伙人身陷囹圄有部电影名叫《不要与陌生人说话》。为什么呢?担心吃亏。但熟人就可靠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根据公安机关的多年统计,70%的刑事案件都是熟人干的。  相似文献   
7.
浜尚亮 《人民公安》2013,(13):44-49
由于时代不同,视点不同,刑法的判断标准也相应的不同。人人都能认同的公平标准,事实上很难达到。也许,每个国家的司法,骨子里遇到的都是同样的问题。本案是发生在现代日本的一桩“罗生门”事件。  相似文献   
8.
9.
被害人学理论以及被害人权利保护运动的影响而产生的美国被害人刑法理论,以新的视角审视刑法基本命题,其既关涉犯罪圈的限缩与扩张,也包括对刑罚的正当性命题。整体来看,美国被害人刑法理论发展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保护被害人权利的立场和谴责被害人的立场并存;被害人行为之于行为人犯罪与刑罚影响根据具同一性;主张扩张被害人行为影响行为人刑事责任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0.
保辜制度是我国古代刑法中的一项创举,是旨在保护人身伤害案件中的受害人、追究加害人的法律责任,进而整合社会关系的一种法律制度.由于保辜制度中的因果关系理论与现代理念存在冲突,且没有在现代性法体系中得到解决,保辜制度被以现代刑法理念为基础的刑法典否弃.保辜制度的消亡虽然符合社会的发展趋势,但其本身蕴含的“被害救助”功能亦被不合理抛弃.通过分析制约现代迁移保辜制度的因果关系因素所在,尝试着在现代刑法理论基础上,重构保辜制度中的因果关系构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