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35篇
中国共产党   12篇
中国政治   12篇
综合类   2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我国目前的法律中,只有宪法、刑法与刑事诉讼法对赦免制度稍有涉及。我国现行法律对于赦免的施行既无实体规定,也无程序规定,赦免制度已完全被边缘化了。现代赦免制度正具有调节利益冲突、衡平社会关系之重要刑事政策机能。在特定社会政治、经济、社会形势下,适当地运用赦免制度,可以很好地缓解社会矛盾、调节利益冲突,从而维护国家的安定和社会的稳定。本文拟就如何重构我国的现代赦免制度,从现代赦免制度的类型、程序、法规设置等角度提出我们的初步构想。可以通过宪法解释使大赦在宪法中拥有一席之地,并通过专门赦免法对于大赦制度作详…  相似文献   
2.
徐航 《中国人大》2020,(3):30-30
特赦是国际通行的在遇有重要历史节点时国家对特定罪犯赦免余刑的人道主义制度。赦罪的历史十分悠久,早在古希腊时期就已存在,其后又被罗马法继承。我国有关赦罪的最早记录可以追溯到《尚书·舜典》中的"眚灾肆赦"。自唐代开始,"盛世赦罪"的传统便逐渐形成。  相似文献   
3.
古时,在大狱中苦苦煎熬的囚犯,特别盼望皇帝家能发生什么特大喜事,比如老太后满六十、七十大寿,多年不育的皇后喜得皇子等,每逢此时,皇上不免"龙颜大悦",一高兴,就要"大赦天下",囚犯们就有可能重见天日。但这种赦免并非"浩荡皇恩泽及万物",而是其他罪犯都能赦,就是不赦贪官。唐朝国力最强,好事最稠,大赦也最多。贞观四年,唐  相似文献   
4.
古时,在大狱中苦苦煎熬的囚犯特别盼望皇帝家能发生什么特大喜事,比如老太后过60、70岁大寿,多年不育的皇后喜得皇子,等等。每逢此时,皇帝不免"龙颜大悦",便要"大赦天下",囚犯们就  相似文献   
5.
黄振中 《人民检察》2011,(18):67-70
针对卡特尔破坏性强、隐蔽性高、监管难度大等特点,在国际经济规制实践中,为恢复竞争关系,维护自由竞争秩序,普遍形成了行之有效的卡特尔赦免制度,即对坦白的同谋者给予赦免以示奖励。基于有组织共同犯罪与卡特尔的相似性,有必要借鉴卡特尔赦免制度的原理,对于共同犯罪予以从宽处罚。具体设想是:对共同犯罪中自首者从"可以"改为"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扩大特别自首适用范围,增设共同犯罪特别自首。  相似文献   
6.
国际人道法在当前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是其在非国际武装冲突中的适用问题,而其中最为关键的问题之一为是否将适用到国际的与非国际的武装冲突的国际人道法相统一的问题。文章认为应该结束这种二元体制,实现二者的统一。根据人道法的相关规定及国际社会的现实,国际红十字会在非国际武装冲突适用过程中的作用不可忽视;赦免也是其极为敏感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从理论上看,赦免制度在宪法学和政治学、刑法学以及刑事政策意义上都有其存在的正当性根由。它既是分权原则、行政权保障人权的体现,也与刑法谦抑性、人道性以及罪刑法定原则相符,同时还具有维护国家安全、救济法律之不足的功能。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的高速发展,赦免制度已经成为我国解决刑事司法现状、民情与国法相冲突等问题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8.
大赦作为非常规也非极端的政治法律形式和手段,具有其他任何政治法律形式和手段不可替代的价值与功能,大赦作为或应当作为宪法规定的内容和宪政制度,在现时仍有续存或重建的基础和必要。加强对大赦理论的研究,将其形塑成为现代的宪政制度,具有宪法学术的重大意义和宪政实践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大赦作为非常规也非极端的政治法律形式和手段,具有其他任何政治法律形式和手段不可替代的价值与功能,大赦作为或应当作为宪法规定的内容和宪政制度,在现时仍有续存或重建的基础和必要。加强对大赦理论的研究。将其形塑成为现代的宪政制度,具有宪法学术的重大意义和宪政实践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茅家梁 《法制博览》2008,(20):52-53
丹书铁券民间也称它为免死牌,大概产生于汉代,这是帝王让朝廷功臣世代享受免罪特权的一种契券。因为是用丹砂在铁板上填字,故此得名。丹书铁券,瓦状,长尺余,宽二尺,分左右两块,左赐功臣,右藏皇室仓库——内厨。如果功臣或其后代犯法,则取券合之,帝王推念其曾经立下的功绩,予以赦免。后来,为了表示铁券上承诺的庄重与神圣,填字时有的是用金,有的是用银。民间又称它为金书铁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