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中国政治   2篇
政治理论   1篇
  202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子荷 《中国减灾》2011,(4):58-59
日本“3·11”地震己过去半个多月了,但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带来的危机却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前不久爆出的中国18个省份部分地区监测到极微量放射物质,虽然相关部门表示不会对我国环境和公众健康造成危害,但还是让人们陷入核辐射的深度恐慌中,防辐射话题也再次升级,贴上“防核辐射”标签的商品顿时成为市场抢手货。  相似文献   
2.
生活中的电磁辐射与防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着重论述了日常生活中人们遇到的电磁辐射源以及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机理,并且针对不同电磁辐射强度下需要采取的个体防护作了说明,较详细地阐述了选用电磁辐射防护材料、防护面料及防护服装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正当化原则从国际核安全与辐射防护的伦理性原则,发展为国际核法框架下的软法原则。正当化原则基于“风险—收益”分析逻辑,要求各国针对核活动进行监管时,将经济、社会等一切因素纳入考虑范围,以确认相关活动是否对社会整体构成“纯利益”。该原则的确立,意味着国际核安全监管逻辑超越了辐射剂量等技术性标准的范畴,开始触及社会整体秩序与利益问题。随着相关国际条约义务的丰富化,正当化原则的效力得以强化,其适用范围亦有所拓展。目前,大部分发达核工业国家已明确接纳并基于正当化原则开展了实践,该原则未来可能发展成为更具拘束力的核安全监管原则。不过,围绕该原则的相关研究却未受到广泛重视。中国应针对正当化原则展开系统性研究,并考虑基于该原则完善国内相关法律法规,同时强化对该原则实践经验的总结与方法论的建构。  相似文献   
4.
《侨园》2011,(4)
国家核事故应急协调委员会3月27日权威发布:针对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可能对我国产生的影响。3月27日,我国黑龙江省东北部空气中继续检测到极微量的人工放射性核素碘-131,水平较昨日没有明显变化,其对当地公众产生的剂量小于天然本底辐射剂量的十万分之一,对环境和公众健康不会产生影响,无需采取任何防护措施。综合世界气象组织和国际原子能机构北京区域环境紧急响应中心、国家海洋局、环境保护部(国家核安全局)监测分析认为,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未对我国环境及境内公众健康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