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篇
  免费   5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4篇
法律   26篇
中国共产党   16篇
中国政治   42篇
政治理论   14篇
综合类   8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会的发展,决定了公安院校大学生应当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人。但他们人文素质的缺乏,是不可回避的客观事实,而加强书法艺术教育,正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公安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
社会资本视角下中国善治问题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经济全球化和政治民主化浪潮的加速发展催生了社会对善治的诉求,但是,社会资本与善治之间存在着结构性制约与依赖的关系。我国政权的性质和谋求发展的政策取向决定了我国对善治的必然选择。目前,我国现代社会资本还相当缺失,制约了善治模式的普遍形成。发展公民社会的现代公民意识,增强公民的主体意识、权利意识和参与意识;发展公民社会的公共精神,提高公民社会的认同、信任、合作和互助水平;培育民间组织的发展,形成现代社会资本的网络结构,对于我国善治的普遍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司法理念是基于对民事诉讼制度的构建及运作历经长期认识而形成于人的头脑中的价值判断。理念的更新对于司法改革和改革后的司法都至关重要 ,科学的理念是制度变革的前奏和先导 ,而滞后的理念则可能成为良好制度运作的障碍。我国要实现民事司法的科学化、宪法化和国际化 ,必须革新传统司法理念 ,抛弃以往把程序当作工具、将人作为诉讼客体的传统做法 ,以人为立足点并根据现行环境需求来重构适应我们需要的理念家族。“以人为本 ,司法为民”是现代民事司法的核心内容 ,人性化民事司法应体现人的正义、自由、效益、安定等基本程序价值需求。  相似文献   
4.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劳模文化集中表现为以"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为本质内涵的劳模精神,是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重要精神资源,应充分发挥其在全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的重要价值。使劳模文化融入到政府的建设中,企业的实践中,人才的培养中。把劳模文化融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5.
大学素质教育公选课,仅仅向学生传授人文知识是不够的,更重要地是向其渗透人文精神,大学生获取人文精神的途径是多的,而教化、示范、内化养成是一条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6.
网络媒体对我国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媒体对我国青年思想政治工作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教育工作得要以开放的心态迎接网络媒体的挑战,国家要加速互联网络体系建设,对网络媒体进行依法管理和技术管制,并加强对青年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7.
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中,高校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阵地,校园的和谐建设至关重要。当前,我们要以人文精神为核心,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建立大学生实践教育的长效机制,重点加强就业教育,推动高校和谐校园的建设。  相似文献   
8.
今天的时代与旧中国五四时期相比在社会矛盾运动和对青年作用的需求上有某些相似的特征;时代造就青年,青年创造时代,当代青年的历史使命应当包括复兴中华、解放思想、建设民主科学、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等。  相似文献   
9.
坚持以人为本,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新要求。以人为本,古来有之,也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应有之义。当前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我们树立“人本”观念,对我们的管理工作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章恒筑 《现代法学》2005,27(6):86-92
以诉讼行为为主线的大陆法系民事诉讼结构理论,是一种凸显人的价值和意义的理想类型。我国形成中的当事人主导型民事诉讼结构理论,借鉴了大陆法系民事诉讼结构理论的许多内容。在此基础上,适应保障人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司法体制改革需要,应建构弘扬人文精神,证明———判断为基本范畴的民事诉讼结构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