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劳模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与精髓,"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诠释,是时代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强大的精神力量。本文以海淀教育系统贯彻群团工作精神为主线,把握劳模工作时代脉搏,适时大力推进劳模工作的顺利开展,不断探索劳模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内容,推动教育系统劳模工作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2.
做好劳模工作,在全社会弘扬劳模精神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既包括对劳模的选树、培养,又包括对劳模精神的宣传与学习。只有牢牢把握唯物辩证法,客观、全面、辩证、系统地处理好各种关系,才能使劳模工作达到最佳效应。  相似文献   

3.
《中国工运》2006,(5):56-56
翁扬在《上海工运》2006年第3期撰文提出,在新形势下,大力宣传劳模事迹、弘扬劳模精神,对于调动全国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弘扬劳模精神是时代的主旋律。一是弘扬劳模坚定理想信念、以民族振兴为己任的主人翁精神;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总书记向社会发出"必须广泛宣传劳模先进事迹,使劳模精神不断发扬光大"的号召。劳模精神是社会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当代大学生重要的精神食粮。"劳模精神进校园"活动,推动和改善了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中,多次强调要坚 持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认真领会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科学内涵以及它们之间的 逻辑关系,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增强文化自信和全面提升我国产业工人队伍整体素质有着重 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劳模精神和劳动精神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是外力和内力的关系, 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总之,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存在逐步递进的逻辑。劳动 精神是成为人的精神,工匠精神是成为更加优秀的人的精神,劳模精神则是成为影响别人的人的精神。  相似文献   

6.
尤习贵 《工友》2014,(12):38-39
正如今,很多企业将加强职工文化建设作为提振职工精神、提升职工素质的重要举措。我认为,对于湖北交通运输系统来说,大力发展职工文化的重点是用劳模文化、竞赛文化、团队文化和快乐文化,以此调动广大职工投身湖北交通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劳模文化"提精神"劳模精神是我们社会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劳动模范的先进事迹承载着职工文化的精神本质,是职工先进文化的集中体现。劳模精神最为核心的价值元素是"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  相似文献   

7.
劳模作为工人阶级队伍"闪光的群体",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不同历史时期,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创造性和历史主动精神,建立了不朽功绩。作为新时代奋斗者和领跑者,劳模及其先进性,已升华为时代精神。新时代弘扬劳模精神,加强劳模教育和研究,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多视角切入、多方面展示、多学科丰富,作为基本的逻辑遵循。高校在推动劳模教育和研究中,应充分利用不同学科和专业资源,在多学科、跨学科的不断拓展和深化中,努力探索创新路径,形成"劳模+"的理论创新局面,建构劳模学,推动劳模教育和劳模研究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8.
劳模精神是劳模运动的精神结晶,劳模运动是宣传、弘扬劳模精神的重要途径。中国的劳模运动起源于陕甘宁边区,系统梳理陕甘宁边区的劳模运动及其成就对于理解劳模运动的发轫、劳模精神的起源具有重要意义。陕甘宁边区劳模运动经历了兴起、深入发展及高潮三个阶段,形成了与时俱进的劳模精神。陕甘宁边区劳模运动形成的劳模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创造的革命精神,是根据地党和人民共同培育的群体精神,是延安精神的原生形态之一。劳模精神孕育了中国共产党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蕴含着大国工匠精神。  相似文献   

9.
辽宁是国有大型企业最集中的省份。由于种种历史与现实的原因,自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我省经济发展困难重重,被称为“东北现象”。如何摆脱困境,一直是全省上下所关注的重大问题。党的十六大做出了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的战略决策,为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如何在振兴老工业基地中发挥好工会组织的作  相似文献   

10.
倡扬"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有助于解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在培育劳动热情、涵养奉献理想、提升集体意识、矫治就业观念诸方面加入劳模精神教育具有特定功效。弘扬劳模精神是加强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将劳模精神纳入党的精神谱系中,在主体形态、价值形态基础上发展出劳模精神的政党形态,实现了劳模精神与马克思主义政党精神的双向互嵌与内在联结。本研究从历史发生学视角对中央苏区时期劳模运动历史情境进行回溯与分析。研究认为,劳模精神与苏区精神、井冈山精神同根同源,都是由同一社会历史场景型塑而成的精神标识和精神样态。更为关键的是,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劳动政治理论同中央苏区劳动生产和政治革命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推进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中国化再造和话语创新,构建出中央苏区劳模精神,成为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中第一个以劳动为主题的精神符号。劳模精神是共产主义劳动伦理的生动写实,它与马克思主义政党精神和中国共产党政治文化高度一致,是中国共产党组织群众、引导群众的强大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2.
为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更好地满足新时代产业工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杭州建设独特 韵味别样精彩世界名城、成为展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窗口”提供动力源泉和支撑保障,本研究 对杭州产业工人队伍基本情况、发展趋势、主要诉求等开展专题调研,深入剖析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快建 设一支宏大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产业工人技能水平能否更好地匹配产业发展的方向,实现技能劳动力的供求动态平衡,关系到 能否为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人力资本支撑。工会组织通过推进职工素质建设工程、开展劳动技 能竞赛和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等,在提升产业工人技能水平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基于大连市产业工人 的微观调查数据,发现加入工会显著促进了产业工人技能水平的提升,且对制造业产业工人的影响更显著。机 制检验发现,工会通过开展职业培训提升了产业工人技能水平。研究建议:在实践中应充分利用工会资源为产 业工人提供形式多样的职业培训;完善产业工人技能评价方式;加强与职业院校合作,推动多层次多样化的职 业教育资源服务于产业工人技能提升。  相似文献   

14.
劳模精神是引领广大职工和全国人民拼搏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劳动模范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 治工作的重要力量。如何充分发挥劳模的思想政治引领作用,对于做好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意义重大。研究认 为,发挥新时代劳模的思想政治引领作用,必须做到:切实加强党的领导,确保劳模思想政治引领的正确方向; 发挥劳动模范在思想政治引领中的主体作用;创新劳模思想政治引领的方法和手段;更好地发挥劳模和工匠人 才创新工作室的阵地作用;建立和完善劳模思想政治引领的教育培养机制;切实做好劳模思想政治引领工作的 制度保证。  相似文献   

15.
中国制造的转型升级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产业工人队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工人队伍伴随着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而发展壮大,从业结构日趋多元,产业工人队伍素质提升面临诸多挑战,高素质技能人才比例不高的现实也客观制约了我国工业强国战略的实施。从世界工业强国成熟的发展经验来看,职业教育培训是培育高素质产业工人的制度路径。我国应充分借鉴这些有益经验,深化职业教育培训体制机制改革,加大资源投入,创新教育培训机制,提升产业工人队伍素质,进而为建设工业强国提供强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处于经济社会转型上升期,职工处于“强资本、弱劳动”的社会环境中,社会工作 参与职工服务成为政府和企业力量的有力补充,经过 20 余年探索,企业社会工作已经形成稳定的服务模式。在 此背景下,本研究以实证调查素材为案例,分别对园区社工服务过程中所承担的支持者、服务提供者、政策影响者、 资源整合者和赋能者的角色困境进行分析和探讨。研究发现,在低社会认知、过多的行政干预和制度缺位下, 园区社工逐渐丧失服务的主体性并趋向于工具理性选择。研究建议,需从服务的信任根基搭建、主体性释放、 制度保障建设和组织能力提升 4 个方面帮助一线社工走出角色困境,向服务的专业化和权威性发展。  相似文献   

17.
公司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公司制的核心。职工董事、监事进入公司治理结构 ,是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 ,贯彻落实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方针的重大举措 ,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对国有企业实行公司制改革 ,完善和规范法人治理结构的必然要求。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探索职工董事、监事进入国有独资公司和国有控股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