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2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5篇
中国共产党   11篇
中国政治   28篇
政治理论   6篇
综合类   1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9 毫秒
1.
魏源是中国近代史发轫时期的思想家、史学家和学者.他是古今社会转型时期的界碑式的人物,其学术思想的演变和发展轨迹先是以学习、研究经学为主,以经学为治术,以求裨益于当世;后由经学而史学,以史学为经世之术,开传统史学向近代“新史学”过渡之先河;晚年安身立命于佛教,专心于佛学.作为中国走向现代世界的先驱者,他的思想具有了现代意识的“异端”色彩.  相似文献   
2.
杨佩  刘芳名 《协商论坛》2015,(1):71+1-4
连日来,记者被两册立意独特、文字隽永的书籍所吸引,一册名为《词与禅——少时笔记》,一册名为《灵修禅语》,皆出自一位少林僧人之手。立于红尘,物欲喧嚣,心下怅惘,然或于夜阑人静,或于工余间暇,展卷细读,犹如涓涓细流,滋润着干涸心田。以书为媒,记者一并走进了书作者、少林寺监院释延裕法师的弘法心路。一个冬日的午后,记者来到"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实景地待仙沟、法师所在的延裕书画院,慕名拜访。当这位身着黄色僧袍的法师,迈着沉稳步伐迎候我们时,其笃定的神情、温和的笑容、清澈的气质,令记者印象深刻。  相似文献   
3.
老庄都推崇“道”,把它作为哲学的最高范畴。但老子哲学注重的是对宇宙、社会人生的观察,立足于社会批判;而庄子将老子对外部世界“道”的关注,转移到对个体内在自由的要求。他所谓的“心斋”、“坐忘”的主体,正是美的观照得以成立的主体,也是艺术得以成立的最后根据。从美学的视角来把握他的哲学思想,是最恰当的。魏晋“玄学”在实质上是道学,并以庄学为中心的。老庄哲学思想,尤其是庄子的审美精神,对后世在多方面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4.
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讲过这样一则故事:一个和尚一心想修行成佛,可是一个魔女却想勾引他,使他破戒。每当和尚在蒲团上打坐修行的时候,魔女就来搔首弄姿。起初几天,和尚不为所动。后来,魔女就改变了战术,她对和尚说,大师的意志力如此坚定,小女子实在钦佩。  相似文献   
5.
现代新儒家与传统儒家在佛学观上有很大的差异,现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唐君毅、牟宗三对佛教的看法也有区别。唐君毅对佛教中国化非常赞赏,而牟宗三则否定有所谓佛教的中国化。唐君毅对华严宗极其钟情,而牟宗三对天台宗非常喜好。唐、牟虽然都能对佛教持一种同情的了解,都否认佛教对宋明理学有实质性的影响,但佛教在二人的思想体系中具有不同的地位和作用。唐君毅、牟宗三的佛学观,代表了现代新儒家对佛教的消化、吸收和融会,体现着佛教在现代新儒家思想创造中的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6.
管继平 《检察风云》2013,(11):94-95
苏渊雷(1908~1995),字仲翔,晚署钵翁。专治文史哲研究,对佛学研究独到,尤洞悉禅宗。余事书画,被誉为"文史哲兼擅,诗书画三绝"。一般人如能精通这些学问的一种就足以自豪了,而他却兼而有之,臻于自然浑成的化境。犹记上世纪的80年代初,海上文化界有"三苏"颇为活跃。"三苏"者,上海南汇的老秀才苏局仙、数学家苏步青、文史学者苏渊雷三位是也。其时文艺复兴,百家争鸣,诸多名家学者沉寂多年,度尽劫波,终于又焕发了  相似文献   
7.
“我以前世班禅为榜样,努力学习佛学知识和科学文化知识,德、智、体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和进步,我深深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和社会主义民族大家庭的温暖。”藏历铁蛇新年到来之际,也是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11周岁的喜庆日子,在庆祝活动中,第十一世班禅以一口纯正普通话表露出他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8.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台湾的佛理散文兴盛,作为“新生代”的简女真其哲理散文中很多作品有着浓厚的佛学色彩和禅宗意味。本文从台湾佛理散文兴盛的原因、背景,简女真散文“向内转”的开掘及通过研读她的具体作品来分析简女真散文独特的佛学底蕴和审美魅力。  相似文献   
9.
所谓现代性佛学研究,是非以信仰取向为主的对佛学相对客观性学术论述或相关探讨。辛亥革命以后至1949年,在困难的学术条件下,中国依然涌现了一些现代性宗教研究的典范学者,如从根本上质疑一切古代中国经文翻译的正确性和系统解明异质佛教思想形成相关背景的吕澂、首开使用敦煌禅宗史料研究从达磨到神会的新禅宗史的胡适等。1949年后的台湾地区在"解严"前(1949—1987),"胡适禅学案"等即可说明现代佛教学术研究的继续;"解严"后(1987—2011),虽无再度出现如吕澂或印顺这样的研究巨人,但却有区域性佛教现代史或断代佛教社会文化史各类优秀著作相继出现。中国新佛教史的体系性建构与佛教思想的批判性诠释的百年薪火,不只没有完全断裂过,而是更善于转型和趋于多元化。  相似文献   
10.
王建民 《北京观察》2005,(11):36-40
哈佛大学能学吗?不能学,学不了! 哈佛大学建立于1636年,有近370年的历史,比美国建国还早140年."先有哈佛,后有美国",千真万确! 哈佛大学2004财政年度,收入26亿美元,支出26亿美元,所获捐赠基金累计达226亿美元.仅2003一个财政年度,哈佛商学院的开支2.82亿美元;法学院1.11美元;政府学院1.07亿美元;教育研究生院0.59亿美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