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06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54篇
各国政治   66篇
工人农民   439篇
世界政治   34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43篇
法律   1631篇
中国共产党   6771篇
中国政治   6812篇
政治理论   1377篇
综合类   2000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93篇
  2022年   79篇
  2021年   119篇
  2020年   176篇
  2019年   84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208篇
  2015年   345篇
  2014年   1177篇
  2013年   1311篇
  2012年   1541篇
  2011年   1711篇
  2010年   1745篇
  2009年   1994篇
  2008年   2166篇
  2007年   1759篇
  2006年   1755篇
  2005年   914篇
  2004年   635篇
  2003年   491篇
  2002年   433篇
  2001年   390篇
  2000年   262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
胡晗 《创造》2020,(2):36-41
农村工作一直是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的领域,农村土地政策的宣传和落实也是农村工作的重要步骤,农民对农村土地政策的认知是国家农村土地政策调整和完善的重要依据。云南省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同心乡那柯里村具有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特殊的民族关系,农村土地政策的实施与全国土地政策实施情况基本一致,研究那柯里村农民对土地政策的认知现状、面临困境、提升途径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共性问题的扩展情况。从整体主义的视角看,那柯里农户对与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土地政策十分关心,对土地政策的贯彻落实情况认知较为准确,对宅基地、耕地、产权等内容形成的观念基本正确,但是土地政策认知的主体存在差异,农户对各类土地政策的认知情况也不尽相同,导致差异和认知困境的原因主要包括土地政策宣传不到位,土地规划利用不明确,当地缺乏主动性、农民缺乏参与感,农户土地观念与行为的不统一,面对农村土地政策落实与农民认知之间的张力问题,需要多措并举。  相似文献   
3.
农人发[2019]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村(农牧)、畜牧兽医、农垦、渔业厅(局、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农村局;中央农办秘书局,部机关各司局、派出机构、各直属单位:近年来,全国农业农村系统各单位和广大干部职工深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相似文献   
4.
在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下,农民工及其家庭的生存空间可划分为农村行动情境与城市行动情境,这有助于描述与研究农民工的行动选择与生存状态。基于影响行动情境的内部变量和应用规则对农民及家庭的行动选择、结果以及影响进行深入解析可以发现:在农村,传统农业转型缓慢,农业现代化滞后,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力能力下降,农民不得不离乡背井;在城市,城镇化落后于工业化,户籍"坚冰"难破,人的城镇化滞后于土地城镇化,农民想留却留不下。在非均衡的制度安排下,农民工通过家庭化迁移来实现家庭弥合并非易事,不得不处于"半市民"状态,家庭处于离散状态。  相似文献   
5.
青年对农村干部这一职业群体社会认同程度在入职前后出现的由高到低转变,导致了其从选择进入农村干部群体到主动从乡镇村岗位中流出,在其中,自我认同、社会及组织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在重构自我认同和追逐自尊的过程中,择业青年选择进入农村干部队伍。但由于现代性社会风险的压力,青年在基于追求安全感的自我认同建构中呈现出高度的危机意识和带有焦虑色彩的上进意识,并在职业的稳定性中表现出来。同时,在社会比较、体制内的政策冲突和组织隐性规则下,农村青年干部遭受了群体外部积极性构建失败和群体内部合法性的持续瓦解。在目前,构建农村干部群体的社会意义系统应成为维持农村青年干部稳定性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6.
增加农民收入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中之重。当前,农民收入增长速度缓慢,地区差距、农民内部收入差距和城乡差距不断扩大,主要是因为农业生产率低下,财政投入不足,农民负担重等因素的制约;只有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增加财政支农资金投入,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完善农村土地制度,减轻农民负担等方面入手,增加农民收入,才能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7.
8.
《思考与运用》2006,(7):50-52
中国的问题首要的是农民问题,农民的问题首要的是思想问题。关注农民思想是构建和谐农村的必然要求。石柱现有农民42.53万人。随着农村形势不断变化,农民思想状况也发生着深刻变化,而农村思想政治工作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如何做好新形势下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构建和谐农村,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紧迫的课题。为此,笔者近期对全县农村思想政治工作进行了全面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9.
《理论与当代》2006,(3):50-50
王世焕、王学江在3月1日的新华网上撰文指出:首先,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始终处在主体地位。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造福亿万农民的好事,农民既是参与者,也是受益者。我们强调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国家理应比以前更多地承担起建设责任,但国家的扶持不是万能的,不能代替农民所做的一切。  相似文献   
10.
谈边 《新湘评论》2006,(4):62-63
尽管各国农业发展道路不同,但在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上却有着许多相似之处。国外农村什么样?我们辑录了世界上部分国家关于农村扶贫、增收、环境等方面的资料,《看世界》分两期刊载,以期为我国的新农村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