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人农民   78篇
世界政治   29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40篇
中国共产党   52篇
中国政治   71篇
政治理论   35篇
综合类   4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中国工运》2007,(2):55-55
广东省委党校课题组在《改革内参》2006年第34期发表报告认为,当前,我国正处在体制改革、经济结构调整、社会历史性变革的转型时期。劳动争议总量和集体劳动争议数量持续大幅上升.涉及人数剧增。对抗性增强.劳资谈判机制在我国还没有真正形成,在劳动合同制度中。劳动者的意志凭个人的力量无法与雇主的意志抗衡.劳动关系基本呈现出劳资关系易激化、劳资对立社会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我是一名企业做了二十多年劳动工资工作的劳资人员,这些年可以说经历了劳动关系的不断变化和调整。特别是近几年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使得劳动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一名企业劳资人员的角度看,现在的劳动关系调整工作,从社会到有关部门对这项工作重视是不够的。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  相似文献   
3.
董敏  董洁 《世纪桥》2006,(11):67-69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无论是从其管理的范围、内容.层面,深度还是其管理的模式、外部的政策法律法规上,都发生了诸多变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已经真正从以前简单的人事劳资管理向人力资源开发、人才储备、人员培训、科学绩效管理、人本管理、薪酬体制建立与完善等不同层面迈进。与企业如何获得原材料、零部件和服务一样,外包是指从外部其他企业中购买一种能够创造价值的服务的企业经营管理行为。  相似文献   
4.
侯玲玲 《法律科学》2013,(4):104-116
利益调整所引发的集体争议行动是市场经济背景下劳资争议的重要型态。基于劳资自治的保障需求,大多市场经济国家(地区)对劳动者集体争议行动这种侵权行为予以有限制的法律保护。我国因加薪所引发的集体停工频发,凸显了法律对集体争议行动失范及其法律秩序重构的必要。借鉴国外立法例,结合国情,我国宜采取消极立法模式,通过特殊的法律责任豁免制度和特殊的劳资利益争议处理程序,以规范劳动者集体争议行动。  相似文献   
5.
胡玉浪 《法治研究》2012,(12):42-47
劳资争议期间工资支付危险分配需要结合罢工与闭厂、合法争议行为与违法争议行为、劳工是否属于工会会员以及是否参加争议行为等因素来合理确定。在劳资争议期间工资续付危险分配,亦需要结合劳工申请病假、带薪休假的时间、目的以及周休、法定节假日的时间安排及其与争议期间的关系等因素来合理确定,以平衡劳资双方的利益。  相似文献   
6.
敖妙 《唯实》2012,(3):77-79
《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和实施,引发了对劳资平衡的热议,也在社会上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分析和探讨劳动合同法背景下劳资平衡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对劳动合法的践行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7.
涉及企业之劳资争议处理之机制,其名称会是五花八门,不一而足.遇有任何劳资争议,其预防性处理(preventive dispute resolution)总是优于补救性处理(remedial dispute resolution).企业争议预防性处理,即是当事人自治与自愿,而预防争议扩大之处理机制.企业争议预防性处理机制建立,主要需有一些要件为基础,例如争议双方需互为依赖(interdependence),且必需依赖互相合作以达成其等之目标或满足.企业内预防性调解主要之各工具与技巧面向,含有企业内动态性的争议处理机制、利益基础型问题处理方法、调解人参与之劳资会议、基层监管人员训练与目标性关系制度.  相似文献   
8.
骆淼 《工会博览》2012,(34):59-59
“我们实行厂务公开最大的特点是注重实效,绝不搞形式主义。”首开集团工会负责人感慨地说。在首开集团,工会通过加强各项制度建设,促进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他们认识到,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在促进企业民主政治建设、保障职工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9.
刘泰洪 《探索》2012,(2):145-15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劳动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劳资矛盾日趋激化。集体谈判是西方劳资冲突化解的基本形式,但由于国情的差异,集体谈判对我国劳资冲突的治理效果并不理想。转型期我国的劳资冲突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地方政府缺位的"零干预"和错位的"负干预"所致。为此,中国劳资冲突的化解也需要从地方政府治理的视角来寻求问题的答案,需要构建一种劳资冲突化解的地方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10.
2009年下半年我国一些地区劳资事件集中爆发。在分析影响劳动关系变化关键因素的基础上,总结金融危机之后我国劳动关系的新变化,并从就业形势、就业质量、就业稳定性三个纬度挖掘当前我国劳动关系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而提出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