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39篇
中国共产党   20篇
中国政治   29篇
政治理论   11篇
综合类   19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钱继磊 《河北法学》2007,25(2):171-176
邓正来先生的论著<中国法学向何处去>一发表,就在中国法学乃至中国社会科学界掀起了一场反思性的大讨论.邓先生这一理论大厦的核心范畴是"中国法律理想图景".因此,对邓先生的这一范畴进行解读后,对已有论者对它的探讨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追问这样的问题:这种"理想图景"到底能走多远?它能否担当起邓先生所赋予它的那些重任?它究竟是通过智性努力可以形成我们共同记忆的理想,抑或仅仅是一个空中楼阁式的幻象?  相似文献   
2.
王奇才 《河北法学》2007,25(4):176-181
通过对中国法学自1978年以来26年间的这一个时代的批判,邓正来提出了一种以社会秩序的建构及其正当性为核心问题的中国法律哲学观,其任务是建构一种"中国法律理想图景".以"中国法学向何处去"为主题的系列论文,不仅强调了世界结构是这种法律哲学观的历史性条件,还隐含着建构"中国法律理想图景"必须考虑的三类正义问题.  相似文献   
3.
邓正来教授试图凭借"中国法律理想图景"经由关系主义视角来探究和处理"应然"与"实然"、中国与西方、中华民族与世界结构的关系.然而,将关系主义批判的研究方法运用到中国法律哲学批判和建构这一研究对象上来的时候,邓正来可能会夸大一些问题,甚至可能遮蔽一些问题.我们必须在开放和厘清上述问题的基础上建构21世纪的中国法律哲学.  相似文献   
4.
记者:李书记,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市委十一届九次、十次全会精神,着力点在哪里?李清: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提供了科学指南和基本遵循。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会科学擘画天津未来五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的发展图景,十次全会部署“十四五”开局之年重点工作。学习、贯彻好中央和市委全会精神,要求我们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狠抓工作落实,让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市委工作要求在红桥落地生根。  相似文献   
5.
正"十三五"规划纲要,以20篇80章、25个专栏、148页、6万多字的篇幅,细致描绘出到2020年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四大发展图景。经济更强:增长保持中高速创新驱动见成效作为世界第二经济体,未来五年中国经济将会呈现怎样的面貌,举世瞩目。"十三五"规划纲要在"主要目标"一章中,描绘了五年后中国经济的"预期模样":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发展质  相似文献   
6.
张勇 《理论探索》2016,(4):86-93
"博士春节返乡记"的争鸣是参加者在多种主客观因素影响下围绕乡村问题而展开的一种讨论。这场以"乡愁"为总旋律的争鸣展现了我国当前城乡之间的矛盾现状,这种矛盾体现在城与乡之间在自然空间上分立、禀赋差距扩大、资源争夺、文化价值冲突等方面。为此,解决乡村问题必须从城乡关系中寻找出路。未来城乡关系的理想图景是城乡融合,促进城乡融合的立足点在于建设美丽乡村,要重视国家意志的政策选择作用,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建设美丽乡村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7.
《楚帛书》中的神话创世过程可划分为两个阶段:其一是以伏羲、女娲为首的原创世;其二是以炎帝为首的再创世.原创世主要是伏羲、女娲带领四时神、禹、契于混沌中开天辟地;再创世则是在“日月俊生”后,炎帝带领祝融、共工于天地大灾难之时重整宇宙秩序且精密历法.无论是原创世还是再创世,《楚帛书》神话已经构建了一个创世诸神之谱系化、伦理化体系,原创世活动与再创世活动是依靠“伏羲-炎帝”前后相继的世系连接在一起的,整个创世诸神谱系可以表示为“伏羲、女娲-四时神-禹、契-帝俊-炎帝、祝融-共工”.  相似文献   
8.
阿计 《江淮法治》2014,(24):1-1
正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主题的《决定》,描绘了由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诸多法治要素整体融合成的理想图景,而要深入理解这一引领国家治理未来走向的宏大宣言,立法无疑是一个原始的起点。依法治国的前提是"有法可依",法律既是治国之重器,又是法治之源头。立法的意义在于,通过架构制度化的治国方案和普适于全社会的公共规则,为法治在实施等层面上的后续展开奠定基础。追溯1980年代以来的国家史志,法制重建正是启动、推进改革的时代标记,三十多年来中国社会的沧桑巨变,莫不发轫于这一最强劲的精神线索。从昔日的  相似文献   
9.
当代世界存在着"两幅图景"和"两种裂变",即当代发达资本主义的相对繁荣和全球资本主义的困境、世界社会主义面临的重大挫折以及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迎接挑战的改革和开创的新局面;世界资本主义内部出现的深刻的价值裂痕、世界社会主义内部两种理论与运动的分道扬镳."两幅图景"和"两种裂变"所揭示的不是西方自由主义者所认定的历史终结,而是世界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制度博弈历史尤其是社会主义历史进程的崭新一页,是对面向21世纪的社会主义在全球化进程中的使命提出的新要求."两幅图景"和"两种裂变"展示了当代资本主义的强势地位和社会主义环境的深刻巨变,也展示了资本主义世界历史体系的长期性、矛盾性和社会主义发展历程的光明性、曲折性.面对21世纪持续加速的全球化进程,面对社会主义又一轮崭新的历史进程,当代马克思主义者肩负着崭新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0.
优化营商环境是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重要窗口的关键进路。法治是衡量营商环境优劣的关键要素,对于营商环境具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浙江坚持“顶层设计+基层探索”“先行先试+量化评估”“亲清政商+司法保障”,法治化营商环境全面提升,但仍需在要素降本、政务服务、改革创新、评价机制等方面优化提升。国内外公认营商环境最佳的国家(地区)具有优化营商环境的共性规律,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必须保障经济政策的明确性、市场体系的公平性、政务服务的高效性、法治体系的完备性、要素供给的充足性。该文提出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突破口,重点在政务服务、产业培育、亲清政商与营商评价等领域求突破,全面完善政务环境、市场环境、创造环境与法治环境,建设政务服务示范地、浙商发展策源地、创业创新先锋地、法治营商标杆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