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5篇
中国共产党   6篇
中国政治   8篇
政治理论   6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祚远:晚明吏部尚书王祚远(生卒年月不详),字无近,明朝贵州普安卫(今盘县)人。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举人,四十一年(1613)进士。曾选庶吉士,授检讨,历官祭酒、礼部右侍郎,后转吏部左侍郎,晋尚书。主管  相似文献   
2.
作为对外部挑战与内部情势的司法回应,晚清修律和司法改革运动首先意味着司法理念与司法原则的历史性转变,进而标志着一种区别于传统司法文明价值系统的近代型司法文明价值系统的应运而生,展示了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司法文明进步成长的历史图景。这场司法变革运动的启动性举措,乃是删除最重之法,推行恤刑庶狱,彰显了司法人道主义的价值取向,从而为编订《大清现行刑律》和《大清新刑律》奠定了重要基础,在近代中国法律与司法发展进程中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3.
夏芯 《廉政瞭望》2016,(4):74-75
正晚清翰林李榕是一个命运大起大落的人。他33岁中进士后步入仕途,与李鸿章、李元度、李眉生同出名臣曾国藩门下,合称为"曾门四李"。49岁累功升至湖南布政使,达到仕途高峰,然而却在捐输政策上得罪地方豪强遭诬告,两年后被罢免官职。  相似文献   
4.
李瑞清(1867—1920),字仲麟,号梅庵、梅痴、阿梅,自称梅花庵道人,入民国署清道人,谥号文洁。江西省临川县人。清末民初诗人、教育家、书画家、文物鉴赏家。李瑞清在书画界名声显赫,书法自称北宗,与曾熙的南宗颉颃,世有“北李南曾”之说。他还是著名画家张大千的恩师。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李瑞清中进士,后任翰林院庶吉士、江宁提学使、两江优级师范学堂监督(校长)、江苏布政使等职。  相似文献   
5.
曹操鉴于东汉王朝豪族政治的弊端,采取一系列措施致力于建立新的政治秩序,破旧立新,在拉拢世家大族的同时,提出"唯才是举""求才三令",提拔新的庶族地主;以及在魏王储位问题上的犹豫不决,都可以看成是曹操有意维持世族儒门和庶族新官僚二者的平衡。曹丕继位后重用儒学世族,使二者势力失衡,直至魏晋鼎革,司马氏禅代,政权又向儒学世族回归,曹操的政治蓝图破产,此后中国历史走向长达几个世纪之久的世族门阀时代。  相似文献   
6.
世爵世职承袭人择选,是清代一项重要的礼制,也是清代世爵世职制度的核心内容,它涉及到清代勋旧亲贵阶层的名爵、特权、利益继承的合法性问题。与清代世爵名称、序列、等阶的演变相同的是,世职承袭人择取制度的形成,深受女真八旗制度的影响,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后金立爵之初,从世爵世职承袭人的择选,看不到汉族王朝流传久远的宗法制度的影响。清入主中原以后,世职承袭人择选还表现为满汉习俗、文化的冲突,雍正以后才最终实现了爵位承袭与宗祧承袭的统一。  相似文献   
7.
赵煌 《学理论》2009,(18):148-149
封建王朝建立之时,它就面临如何处理皇帝与开国功臣之间关系的问题。开国之君大多采取所谓的“狗烹定律”。这样做固然可以快速解决功臣对皇权的威胁,但不可避免的造成动荡不安。相比而言,宋太祖的“杯酒士兵权”就显的更为理性和艺术性,在历史的长河中给人以清凉的感觉。那么“杯酒释兵权”是在何种深层次的环境下进行的呢?  相似文献   
8.
巴图 《党史文汇》2002,(10):34-36
这是一个即将被忘记的人物。在中国的政治舞台上,他也曾扯起自己的旗帜,提出自己的立国方案,并为之孜孜以求,留下了不算平凡的生命体验。此人即张君劢,名嘉森,字君劢,一字士森,号立斋。1887年1月18日出生于江苏嘉定县。1910年,张君劢于日本早稻田大学毕业,获政治学学士学位。回国应试于学部,取得殿试资格,次年经殿试被授予翰林院庶吉士。为暂避袁世凯的迫害,在梁启超的安排下,张君劢于1913年取道俄国赴德入柏林大学攻读政治学博士学位。从政治方面看,他早年追随梁启超从事立宪活动,是政闻社的骨干人物,自3…  相似文献   
9.
敢在恩师面前据理乃争曾国藩与李鸿章的父亲李文安是道光十八年的进士同年。李瀚章、李鸿章兄弟以年家子的身份一早就拜在曾国藩门下,学习制举文,彼此谊同师徒。22岁中举人,25岁殿试二甲第三十九名成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李鸿章的仕途一开始就平坦如砥。他曾说:“吾愿得玻璃大厅事七间,明窗四启,治事其中。”这种待遇唯封疆大吏才有,李鸿章立此宏愿,起初被人视为“大言欺世”,他一笑置之。有志者事竟成,被人低估反增趣味。  相似文献   
10.
杨明 《今日民族》2023,(2):35-36
明代中后期,在西南边疆的云南,诞生了一位杰出的白族学者,他就是李元阳。李元阳生于明弘治十年(1497年),字仁甫,大理府太和县(即今大理市)人。因世居点苍山十八溪之中,故号中溪。李元阳儿时便喜好读书,尤好文史。嘉靖元年(1522年)中云贵乡试第二名,嘉靖五年(1526年)中进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不久,因卷人“大礼议”事件,被贬为江西分宜知县,后又任江苏江阴知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