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3篇
法律   7篇
中国共产党   32篇
中国政治   50篇
政治理论   27篇
综合类   40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析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代际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代际差异是社会急剧发展的产物 ;是一代人的文化对另一代人文化的扬弃 ;它具有传承性和变异性 ,两代人的相互沟通与合作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实质是个革命接力棒的传与接的问题。只有两代人相互尊重和理解 ,才能在同一个社会目标下 ,以不同的方式投入到现代化事业中去 ,发挥各自特定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2.
事物的发展,遵循辩证的发展规律。就文化而言,它的发展,与辩证的扬弃关系最为密切,扬弃是文化发展的规律。有扬有弃,才有文化的健康发展;只扬不弃,文化成了一盘大杂烩;只弃不扬,则文化必被摧毁,文化的发展必然中断。坚定不移地遵循有扬有弃的辩证规律,把科学精神注入文化建设中,中华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将走上康庄大道。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21,(6)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提出异化劳动理论。阐述了异化劳动四个规定及相互关系,进而提出人的本质异化思想,从而扬弃异化、实现人的本质力量复归。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现实表征集中体现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异化,基于马克思"异化与扬弃异化走的是同一条道路"的观点,应提升人的本质力量,直面异化;构建"自由人的联合体",驯服异化;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克服异化。以"出世"之心行"入世"之事,于微观而言,人的本质力量才能复归。于宏观而言,才能实现国富民强、民族振兴!  相似文献   
4.
在马克思的视野中,未来社会对资本主义的替代是全面性的,它不仅仅包括经济关系的质的转变,也包括思想观念体系的质的转变。20世纪社会主义历史实践表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文化是一个艰巨复杂的历史过程。价值观多元化,各种社会思潮相互激荡,物质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获得广泛认同,这三个方面的特征构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建设的现实背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需要,以文化的反作用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建设的双重使命。社会主义文化和西方文化以及民族传统文化之间的矛盾、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与商品属性之间的矛盾、主流意识形态与各种社会思潮之间的矛盾,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建设需要努力克服的三大矛盾。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历来十分关注人的尊严问题,在时代发展中通过对中国和西方传统尊严观的扬弃形成了自己的尊严观。马克思主义尊严观科学揭示了尊严的本质,通过阐发自己的人学思想来阐述尊严观,马克思主义尊严观把自由、平等和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其主要内涵。  相似文献   
6.
谢秀华 《前沿》2011,(23):78-81
劳动是人类自由自觉的活动中,资本主义所有制及其生产管理方式,使劳动过程和成果反过来支配劳动者,劳动丧失了自由自觉的创造性质成为异化的劳动。人类自由自觉的劳动活动变成了生产活动,人的类本质变成了维持肉体生存的手段,拥有变成片面的占有。劳动者自我在对象中丧失,导致自身的异化(自我的否定)。消除异化劳动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异化,需要建立公正合理的社会制度及科学的生产管理模式,回归劳动的自由自觉的创造本性,才能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李颖 《探索》2007,23(6):150-153
作为当代中国追求的一种新的现代性理念和现代化模式,和谐理念延续了中国百余年来既久远又日新的现代化追求,扬弃了西方经典的现代性理念,续写了中国近代以来的"反现代性的现代化理论",展示了清晰的中国现代性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8.
恩格斯的名著《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通过“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这一名言的解读拯救黑格尔哲学的辩证法实质,通过思维与存在同一性问题的辨析在认识论上扬弃黑格尔的可知论,通过唯物主义的彻底化扬弃黑格尔的唯心史观。  相似文献   
9.
高慎淦 《湖湘论坛》2003,16(2):12-13
江泽民的"执政为民"思想是对中国传统民本主义的扬弃,包含着丰富的科学内容.它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取向,以勤政为民为核心,以谋取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基点,以人民民主为保证.  相似文献   
10.
扬弃”是事物发展环节和联系环节的辨证否定。面对21世纪的机遇、挑战,每一个领导者都将面临着对过去的、民族的东西取舍及对外国东西的借鉴、吸收、抛弃的问题。能不能确立“扬弃”思维理念,将直接关系着“三个着眼于”论述的落实,关系着革命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