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071篇
  免费   433篇
  国内免费   122篇
各国政治   325篇
工人农民   1278篇
世界政治   1587篇
外交国际关系   433篇
法律   17763篇
中国共产党   15873篇
中国政治   32363篇
政治理论   6530篇
综合类   13474篇
  2024年   122篇
  2023年   411篇
  2022年   424篇
  2021年   561篇
  2020年   772篇
  2019年   565篇
  2018年   190篇
  2017年   465篇
  2016年   960篇
  2015年   2242篇
  2014年   6243篇
  2013年   6641篇
  2012年   8336篇
  2011年   8567篇
  2010年   6558篇
  2009年   6257篇
  2008年   7219篇
  2007年   5587篇
  2006年   5216篇
  2005年   4295篇
  2004年   4957篇
  2003年   4946篇
  2002年   2805篇
  2001年   2102篇
  2000年   2126篇
  1999年   374篇
  1998年   171篇
  1997年   163篇
  1996年   112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税收法定原则的司法化是“全面落实税收法定原则”的必然要求,而传统理论疏漏了其中的司法内涵,导致税收法定原则出现了作为基本原则却难以直接指导和适用于税收司法的悖论。鉴于税收法定原则与罪刑法定原则的亲缘性,发展相对成熟的罪刑法定原则可以为完善税收法定原则的内涵构成提供三点启示。同时,结合税收法定原则的固有内容,税收法定原则的司法化应当在适用范畴上向司法原则扩围,价值层次上向实质正义升华,法定程度上向相对法定适当松动。据此,三路并进,税收法定原则的司法内涵得以全面、系统的补漏。税收法定原则司法内涵的完善将有助于打破税收法定原则司法化的理论困局,助推“全面落实税收法定原则”法治图景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出入境管理是对国家出入境秩序的维护和为各类人士出入境权利提供服务,具有社会管理性和公共服务性。出入境管理研究是对出入境管理理念、管理模式、制度建设、热点、难点等问题的全方位研究。出入境管理研究的总结性、逻辑性和预见性有利于支持政府提高执政能力,并引导出入境管理进行新的改革。因此,有必要配合我国出入境管理实践的需求,进行积极思考和探索。对照国外出入境管理办法,汲取其管理理论精华,运用科学的理论框架,系统全面地对出入境管理进行综合分析和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3.
行政管理专业是公安院校广泛开设的非公安类专业之一。当前,公安院校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着专业积淀不够深厚、学生专业认知偏差、人才培养目标泛化及课程实践教学薄弱等困境。公安院校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出路在于科学制定学科建设规划,坚守学科使命与专业价值,纠正学生专业认知偏差,依托办学优势,突出人才特色培养,优化实践资源结构,完善实践考核机制。  相似文献   
4.
5.
6.
企业间环境协议是实现特定环境目标的有效手段,但也存在限制竞争的风险。反垄断法规制企业间环境协议,必须协调好环境目标与竞争目标的冲突。基于经济、法律与环境间的内在关联,以及环境保护的基础性地位,反垄断法的实施应当整合环境保护的需求。为此,一方面需要对满足特定条件的环境协议排除禁止性规定的适用;另一方面要利用豁免规则,将环境收益纳入效率抗辩的范围之内。在判断是否给予环境协议豁免时,可以对环境协议的目标、其中包含的限制行为的性质、是否促进了经济效率及其对消费者的影响,以及限制竞争的程度是否合乎比例原则等内容作出审查。我国《反垄断法》第15条也规定了环境协议豁免制度,但在豁免标准与豁免条件的设定上,既没有充分考虑环境收益的特殊性,也没有施加比例原则的限制。  相似文献   
7.
个人隐私公开豁免条款兼具定义规范和权限规范的双重特征,定义规范确定了条款的适用范围,个人隐私定义本身构成公开豁免的内在界限;权限规范赋予行政机关对何为"对公众利益造成重大影响"的裁量权限,公共利益的判准成为公开豁免的外在界限,双重界限的背后是隐私权与知情权的利益衡量与价值取舍。大数据时代中传统隐私权转向信息性隐私权的同时,界定"个人隐私"概念的关键应从"隐私"转向"识别"。在类型学和隐私保护领域阶层理论的基础上,在识别后果不同的"个人隐私"与重要性不同的"公共利益"之间进行基于比例原则的精细化利益衡量,才能发挥该条款的规范功能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9.
10.
作为一座有着两千多万常住人口的超大城市,上海疫情防控面临的压力可想而知。但是从1月20曰确诊首例新冠肺炎病例开始,上海依旧有序、从容。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市委市政府紧密依靠广大党员干部和市民群众,采取精细化人性化管理,以最大决心、最严举措、最大努力做好疫情防控,保持经济社会发展和市民生活稳定。而这座城市的每一个人,逆行的白衣战士、道口执勤的民警、无数个社区干部与物业保安,以及拎得清、摒得牢的千万市民,他们的坚守与担当,温情与善意,构筑起坚实的“上海堡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