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5篇
中国共产党   23篇
中国政治   18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对于唐代翰林待诏、翰林供奉、翰林学士 ,后人的认识比较混乱 ,且往往混为一谈。经研究 ,可以认为 ,翰林待诏与翰林供奉并非如傅璇琮先生所说的只是两种不同称谓而实为一职 ,翰林待诏、翰林供奉、翰林学士三者之间有着明显的区别 ,但存在着历史的演变和更迭关系。  相似文献   
2.
夏芯 《廉政瞭望》2016,(4):74-75
正晚清翰林李榕是一个命运大起大落的人。他33岁中进士后步入仕途,与李鸿章、李元度、李眉生同出名臣曾国藩门下,合称为"曾门四李"。49岁累功升至湖南布政使,达到仕途高峰,然而却在捐输政策上得罪地方豪强遭诬告,两年后被罢免官职。  相似文献   
3.
李瑞清(1867—1920),字仲麟,号梅庵、梅痴、阿梅,自称梅花庵道人,入民国署清道人,谥号文洁。江西省临川县人。清末民初诗人、教育家、书画家、文物鉴赏家。李瑞清在书画界名声显赫,书法自称北宗,与曾熙的南宗颉颃,世有“北李南曾”之说。他还是著名画家张大千的恩师。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李瑞清中进士,后任翰林院庶吉士、江宁提学使、两江优级师范学堂监督(校长)、江苏布政使等职。  相似文献   
4.
钱汉江 《中国减灾》2012,(7X):48-49
<正>明代万历朝是个糟糕荒唐的朝代,但是,万历朝又是一个名人辈出的朝代,有一大批忠君爱国人士,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力挽狂澜,其功绩至今还是一座高高耸立的丰碑。明代杰出的治水专家潘季驯就是其中的一位。潘季驯是令人钦佩的治水专家,他总结并实施的"筑堤防溢、以堤束水、以水攻沙、以清刷黄"治黄方略有着高度的智慧与创造,使得非常难  相似文献   
5.
<正>竹影摇曳,翠绿欲滴。青神,境内有11万亩竹林,尤以单竹、慈竹闻名。儿童骑着竹马,老人拄着竹杖;青年吹着竹笛,姑娘提着竹篮;大叔挑着竹筐,大妈用着竹具……所到之处真可谓竹尽其用。"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难怪苏轼有此喟叹。"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据《蚕丛氏的故乡》记载,早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青神的先民便开始用竹编簸箕养蚕、编竹器用于生活。据史料记载,到了唐文宗太和年间(827年-835年),荣县人张武率百余家用竹编篓填石修建青神历史上最早的水利工程——鸿化堰,凿山开渠、引水灌溉农田。  相似文献   
6.
正在重庆的记忆中,有这样一位异乡人应该被铭记。一百年前,在中国由古老迈向近代的关键里程上,他是维新运动的一个火炬手;而重庆,是他维新、创业的一个重要舞台。他,就是宋育仁。早期改良主义者甲午曾创惊人之举宋育仁(1857-1931),字芸子,四川富顺人。幼年不幸,5岁丧母,11岁丧父。后随伯父到  相似文献   
7.
严嵩,是明嘉靖中期弄权窃国的大奸巨逆,历史上声名狼藉,可谓是遗臭万年。凡奸之辈,其特长和本领,大都是以小善中人之意,以小信固人之心,造成大奸似忠的假象,瞒上欺下,以售其奸。严嵩其所以能权倾朝野,作恶多端,就是因为他看中了明世宗皇帝,拒谏饰非,易怒好杀,听不得半点批评意见,专门喜欢听奉承话的弱点,投其所好,争得宠信。正如当时朝中所流传的:“天子重权豪,开言惹祸苗。万般皆下品,唯有奉承高。”严嵩还瞅准了时任礼部尚书的同乡夏言,为求自己上爬,便踏其脊梁为梯。夏言任礼部尚书时,严嵩在翰林院供职。严为了利用同乡的关系向上爬,专门…  相似文献   
8.
刘黎平 《各界》2014,(1):58-60
乾隆年间,有位老干部叫张廷玉,安徽桐城人。张老干部是军机处的第一批成员,又是总理事务的大臣,不仅负责抓吏部和翰林院的工作,还负责几条战线的工作,老干部身上的担子不轻;而且,他这样操劳也不是一两年的事了。  相似文献   
9.
正黄遵宪,出生在广东梅州一客家望族,他视野开阔、善于接受新事物。1876年,29岁的他参加顺天乡试中举。这一年12月,广州大埔籍的翰林院侍讲何如璋奉命为出使日本大臣。那时候用同乡是官场风气,而且能够办外交的人才也多出自粤、闽等省。大约因为这些原因,黄遵宪被任命为驻日参赞官,日本成了他外交生涯的第一站。  相似文献   
10.
《法制博览》2010,(5):25-25
明嘉靖四年(1525年),当时严嵩任南京翰林院侍读,文章书法已负盛名,来京公干时住在菜市口南边的江苏会馆,距鹤年堂很近。此时的鹤年堂已经从丁家转到浙江药商曹蒲飒的手中。当时人们称他为“曹菩萨”,口碑极好。严嵩偶染小恙来到鹤年堂,“曹菩萨”为他亲自开方配药,几次往来,谈文论画,相谈甚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