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世界政治   4篇
法律   4篇
中国共产党   100篇
中国政治   23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3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夏明星  苏振兰 《湘潮》2006,(5):14-19
(续上期)对这些本来是工作上的事,高岗却看在眼里,喜在心里,以为毛泽东已经不信任周恩来,政务院总理将要重新择人。中央政治局中人细细数来,无论资历,还是才干,总理一职,舍我其谁也?他认为,自己欲攫取更大权力的阻力和障碍首先来自刘少奇,现在搬掉这个障碍的时机终于成熟了。他  相似文献   
2.
蒲润洲 《乡音》2013,(5):40-43
李培之(1904~1994),是无产阶级革命家王若飞同志的夫人,河北籍早期女党员。大革命时期,积极投身进步学生运动并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妇女界的早期领导人。后曾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列宁学院学习。土地革命时期,任红九军第25师政治部宣传科长,《反帝周  相似文献   
3.
正邓小平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他是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成员,又是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指挥着中国这艘航船绕开暗礁险滩,克服重重险阻,驶向胜利的彼岸。与其他历史伟人一样,他具有卓越的领导艺术才能和非凡的人格魅力,他的思想和行为影响了20世纪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和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他的杰出才能和历史功绩不但得到了包括毛泽东、周恩来等国内领袖的高度评价,而且得到世界政要的称赞。今年8月22日是邓小平诞辰110周年,笔者收集整理了部分中外领导人对邓小平的积极评价,以此作为纪念,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
姜红英 《乡音》2012,(7):47-47
平山县的王子村,曾是华北人民政府的所在地。因为华北人民政府曾是"共和国雏形",所以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蜚声中外。走进王子村,目睹华北人民政府旧址,那些长满青苔的青砖瓦房,那些雕着美丽图案的窗棂,令人感慨,它们默默地感染着世人,讲述那些激情洋溢的岁月。华北人民政府旧址都是王子村村民民居。旧址大部分始建于上个世纪二三十...  相似文献   
5.
胡乔木是人们公认的"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又被邓小平称为"我们党内的第一支笔杆"。而他在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主任委员时为自己填写的学术职务,用的是四个字:"党史学者"。的确,在中共党史领域内投入过那么大精力、并且产生了如此巨大而深远影响的,很少有人能同他相比拟。  相似文献   
6.
正太原解放战役发起于战略决战之初、结束于渡江战役之际,是战略决战进程中的重要一环。太原解放战役始终得到中央军委和毛泽东的高度关注和重视。目前关于毛泽东决策太原解放战役的研究较为丰富,但对当时中央军委副主席兼代总参谋长周恩来在太原解放战役中组织、指挥作用的研究几乎没有。在深入查阅周恩来相关著作的基础上,笔者发现太原解放战役前后,周恩来关于太原解放战役进程的电报有七八份之多,涉及  相似文献   
7.
正1988年1月10日,薄一波为鞍山市电台评书录制工作题词:发展评书这种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1988年8月,彭真为在沈阳出版的《辽沈战役》一书题词:东北解放战争的胜利是东北全体军民在党和毛主席领导下共同艰苦奋斗取得的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胜利。1988年8月,彭真为锦州的辽沈战役纪念馆题词:  相似文献   
8.
“我在任总理期间,决不修建政府大厦” 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但国家财力有限。身为“总管家”的周恩来对非生产性建设项目、尤其足对楼堂馆所控制较严。他曾对时任财政部部长的薄一波说:“连清朝最后一个摄政王载沣办公的地方也只有东华厅、西华厅;办事的大员只有四五个人,他的衙门总共不过十几个人。  相似文献   
9.
罗平汉 《党史文苑》2014,(11):27-33
1958年,共和国历史上的"大跃进"之年。这年1月11日至22日召开的南宁会议,是发动"大跃进"的一次重要会议。在这次会议上,毛泽东对1956年以来的反冒进提出严厉批评,使党内思想统一到"跃进"即冒进上来;提出了生产计划三本账的问题,为"大跃进"中各种高指标的提出开了绿灯。  相似文献   
10.
“他干了一辈子经济,兜里没有过钱,到他走也没有所谓遗产问题。他没有一个存折,没有一分钱。”薄一波之子薄熙成做客人民网“先锋论坛”时这样评价他的父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