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5篇
中国政治   2篇
综合类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思想史视野中的许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大华 《学习论坛》2005,21(4):60-61
从思想史的角度观察,作为儒家学者的许衡,他的思想特别凸显之处是:第一,张扬儒家德治仁政的政治理念和历史经验;第二,承传理学主流而未遑辨析其分歧;第三,开启理学向实学的转向。许衡思想特色的形成,与元代那个时代的社会环境以及他个人的生平遭际分不开。  相似文献   
2.
在现代社会市场经济中,有些人的心灵为外物所惑,不明是非,不辨善恶,陷入价值迷惘之中,变成了随风飘荡的游魂野鬼。如何才能使这些游魂野鬼重新变成具有崇高道德品质的人呢?根据时代精神,全面正确地诠释儒家义以为上的义利观,从心灵深处清除五鬼,净化人的心态,找回真我,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孙玉杰 《学习论坛》2005,21(2):63-65
“治生”说是许衡思想的精华 ,充分体现了他理学思想的时代特色。他将玄妙的“道”归结为百姓的“民生日用” ,开启了理学向实学的转向。“治生”说拓宽了学术研究的视野 ,为儒家经济思想增添了新的积极因素。  相似文献   
4.
先看两个小故事。故事一:元代有一个叫许衡的大学者,一天他有事外出,恰是个大热天,沿途又无水可喝,渴得他嗓子像着火似的。半路上遇到一棵大梨树,水灵灵的梨子挂满了枝头,路过的行人见梨如久旱逢甘露,纷纷拥上去摘梨子解渴,唯独许衡一个人不为所动。有人奇怪地问他:"你怎么不摘几  相似文献   
5.
相传宋元之间的大学者许衡,一次和旅伴顶着烈日赶路。炎天暑热,旅伴们焦渴万分。猛然有人发现前面不远处有一棵高大的梨树,大家纷纷赶到树下,边摘边吃,只有许衡不为所动。同伴们讥笑说:“这梨反正没有主,不吃白小吃。”许衡则用手指着胸口,反问道:“梨没有主,难道我们自己的心中也没有主了吗?”  相似文献   
6.
刘建明 《学习导报》2010,(18):30-31
《元史》中记载:宋元之际,世道纷乱。一天,学者许衡外出,因为天气炎热,口渴难耐,正好路边有一棵梨树,行人纷纷前去摘梨解渴,只有许衡不为所动。于是,有人就问他:"你为什么不去摘梨吃呢?"许衡回答道:"不是自己的梨,怎么可以随便乱摘呢?"那人就笑他迂腐:"现在兵荒马乱的,管它是谁的梨!说不定这梨树已经没有主人了。"许衡却回答道:"梨虽无主,我心有主。"  相似文献   
7.
刘建明 《新湘评论》2010,(18):30-31
《元史》中记载:宋元之际,世道纷乱。一天,学者许衡外出,因为天气炎热,口渴难耐,正好路边有一棵梨树,行人纷纷前去摘梨解渴,只有许衡不为所动。于是,有人就问他:"你为什么不去摘梨吃呢?"许衡回答道:"不是自己的梨,怎么可以随便乱摘呢?"那人就笑他迂腐:"现在兵荒马乱的,管它是谁的梨!说不定这梨树已经没有主人了。"许衡却回答道:"梨虽无主,我心有主。"  相似文献   
8.
“做人”启示录——许衡义利观的现代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荣晋 《湖湘论坛》2010,23(3):90-94
在人生价值取向上,许衡一生恪守儒家的"义以为上"的义利观,立身行事主要从三方面恪守这一做人原则:在获取物质钱财上,坚持"见利思义";在使用物质钱财上,坚持"乐善好施";在对待权势的态度上,坚持"不仕不义"。我们通过对许衡义利观的现代诠释,可以从他身上学到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和人生境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