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523篇
  免费   280篇
  国内免费   52篇
各国政治   245篇
工人农民   592篇
世界政治   935篇
外交国际关系   377篇
法律   14886篇
中国共产党   9863篇
中国政治   19751篇
政治理论   2881篇
综合类   6325篇
  2024年   147篇
  2023年   706篇
  2022年   380篇
  2021年   634篇
  2020年   621篇
  2019年   381篇
  2018年   226篇
  2017年   353篇
  2016年   749篇
  2015年   1664篇
  2014年   4877篇
  2013年   4626篇
  2012年   4701篇
  2011年   4453篇
  2010年   4649篇
  2009年   4597篇
  2008年   4216篇
  2007年   3347篇
  2006年   3106篇
  2005年   2298篇
  2004年   2571篇
  2003年   2077篇
  2002年   1453篇
  2001年   1155篇
  2000年   1302篇
  1999年   198篇
  1998年   107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5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监督在现代政党组织内部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推动政党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因素。从组织行为角度分析,党内监督实践演变是一个组织行为变迁的过程,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为适应不同时期历史环境的变迁,党内监督实践经历了探索起步、曲折发展、全面建设和战略提升四个阶段。通过建构组织行为分析框架,发现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实践呈现出调适性嬗变的逻辑理路。即为适应不同时期的组织环境,党内监督主体遵循着从自身建设向体系建构的发展规律,党内监督对象遵循着从正人向治权的更替规律,党内监督方式遵循着从运动治理向常态治理的转化规律,党内监督内容遵循着从表层逻辑向根源迭代规律。鉴往知来,立足新时代,应分别从限制与规范、惩处与预防、制度与技术三对概念思考未来党内监督实践目的、策略和方式的变革。  相似文献   
2.
立法后评估有助于了解立法实际成效,提升立法水平。长期以来,人大和政府都在这方面进行了尝试和努力,并且已经取得一些成果。以《湖南省<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的立法后评估实践为例,透过对立法后评估的基本现状及其问题的反思,我省的地方立法后评估工作可从深化对地方立法后评估重要意义的认识、建立健全地方立法后评估的常态化启动机制、强化公众参与和沟通、善加利用法律大数据等方面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3.
外挂常见于网络游戏作弊器、刷单软件、抢票软件等.司法实践中,对外挂的定性、法律适用存在认识不清、经验不足等问题.外挂可分为辅助型外挂和作弊型外挂、依附型外挂和独立型外挂两类.外挂定性争议的原因在于:技术人与法律人对专用名词、专门问题的理解存在不对称性,刑法罪名、司法解释规定、罪状描述上存在不对称性.只有对外挂涉及罪名有准确理解,才能对其行为正确定性和适用法律.  相似文献   
4.
混合所有制企业需要建立科学的权力监督体系来维护投资方利益,促进资产保值增值,实现企业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发展,而加强党的监督工作,促进党的监督与企业其他监督系统融合与协同发展是重要途径。文章结合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实际,分析了其托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党的监督工作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加强混合所有制企业党的监督的具体措施:明确各监督体系的职能定位和业务界面;实施严格的经营管理分级授权控制体系;加强企业监督体系的融合与协同管理;完善监督职能履行考核评价体系等。  相似文献   
5.
刘爽 《党建》2021,(1):26-28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是在我国即将进入新发展阶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具有全局性、历史性意义的重要会议。“十四五”时期是实现新的更大发展的关键时期,做好这一时期工作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具有重要意义。纪检监察机关要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全会精神作为重要政治任务,紧扣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紧扣党章和宪法赋予的职责,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  相似文献   
6.
百年来,党中央根据管党治党特别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和任务的变化,不断与时俱进推进纪检监察领导体制改革,为全面从严治党特别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向纵深发展、向基层延伸,从而为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提供了体制机制保证.纪检监察机关领导体制可以分为三种"理想类型"——属地领导、垂直领导与双重领导,其中双重领导又可以进一步分为以属地为主的双重领导和以垂直为主的双重领导.各种领导体制面临的治理成本、负荷不一,并形塑出不同的监督执纪模式和效果,纪检监察机关的角色定位和功能作用也会随之不同.而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建立并不断充实监督专责机关的力量、充分发挥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科学认识并处理好党的纪律检查与国家监察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始终围绕党和国家工作中心是百年来纪检监察机关领导体制改革所取得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7.
8.
通过加强选举监督与提供选举指导,基层选举观察员制度在推进基层民主选举与民主治理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伴随着我国基层民主的发展,我国的基层选举观察员制度也逐渐从点及面,从一个省的试点到多个省的推广、从省级一个层级的推动到省市县乡多层级的联动、从乡村独有到城乡都有,日益成熟和完善。但受制于特定阶段的认知、技术、体制等条件的制约,其在制度实践中的问题和限度也逐渐显现出来。观察广度与深度的限度、观察的独立性限度、观察的技术性限度、观察点的样本性限度、观察的持续性限度以及观察的制度化、规范化限度等,制约着其应有结构功能的发挥和拓展。因此应从法律技术、选聘技术、观察技术、考核技术、监督技术等维度推进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9.
董志霖 《湖湘论坛》2020,33(5):86-93
纵向府际关系作为研究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权力、财政等关系的总称,一直深刻地影响着市场与社会的发展。从计划经济到改革开放,基于经济发展、社会治理等需要,由中央政府自上而下地推行了政府内部结构的改革,中国纵向府际关系经历了从弱激励的多任务委托代理关系向强激励的多任务委托代理关系转变的过程,并由此延伸出央地的利益博弈关系。结合此次深化改革中关于纵向府际关系调整的内容,发现目前改革的重点仍是以放权为核心,忽视了监督以及激励机制的构建,而这两项机制将是今后中国纵向府际关系调整的重要改革路径。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